2017年5月18日,利洋公司研究所收到1份锦鲤苗种样品,取自天津宝坻地区一口放苗后出现急性死亡的养殖池塘。池塘面积8亩,平均水深1.3米,有膜护坡。第一批放苗前测定水温23℃,水质指标pH值8.4,氨氮、亚硝酸盐无,溶氧7.8mg/L,溶氧饱和度79%。镜检藻类以小球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有少量蓝藻。第一批共计放苗200万尾,放苗36小时后,全部死亡。紧接着第二批放苗200万尾,放苗后同样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怀疑是病毒感染所致,随后,利洋水产药店技术服务人员采集样品并送研究所进行检测。目前该池塘第二、三批鱼苗均已死完,已经投放第四批鱼苗。
研究所收到样品后,及时对其进行了处理,随后检测了锦鲤疱疹病毒(KH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锦鲤浮肿病毒(CEV)三种常见的致病病毒。电泳结果显示,KHV和SVCV为阴性,CEV扩增出与目的片段大小相符的条带,对目的条带进行测序比对,其与GenBank中CEV的序列同源性为85%。证实该样品中存在CEV感染。
锦鲤浮肿病毒(Carpedemavirus,CEV)是鲤鱼浮肿病的病原,该病最早于1970年在日本报道,目前在欧洲的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流行,在我国属于外来病原。2016年,徐立蒲等在北京顺义某锦鲤养殖场的患病锦鲤中检测出该病毒,提示CEV已经进入我国。据报道,CEV感染的临床症状类似于KHV,主要表现为烂鳃,凹眼等。近年来,我们在云南、河南、四川等地进行鲤鱼的疾病调查,常遇见具烂鳃、凹眼等类似KHV感染的疾病,但实验室检测KHV均呈阴性,而其是否由CEV引起,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本次实验通过实验室检测和测序比对,证实样品中存在CEV感染,但是具体是否由该病毒直接导致死亡,由于取样时记录不详,因此不能妄下结论。目前,我们已经从锦鲤苗种检测出CEV,但是成鱼是否存在CEV感染发病,以及其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来源:利洋水产
作者:雷燕、孙立卓、唐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