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这会,屋外正下了雨,今天也是电话不断,两个手机的电早早的就用完了。每每这种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是发病死鱼的高发期。长期的一线服务经验总结,在气温突降、阴雨连绵天气,好多死鱼都发生在这样的天气里,从时间维度把每年死掉的鱼做一个统计,在四川就我所知道死鱼损失来算,极端天气死的鱼要占整个死鱼量的90%。即然从时间上来看这么集中,那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呢?
前几天我去的内江的张老师,发生的几万斤的死鱼,其实两个月前我就去过他的鱼塘,当时就发现水体透明度低,下风口漂浮物多,用偏光镜一看,二层水里鱼比较多。再如射洪的赵老师我们认识将近十年,一个月前我还去过他塘边给他讲透明度过低,建议他用芽孢原粉调水,一月要改次底,今早鱼浮起捡死鱼了,他给我打电话,但至到今天药都还没有用下去,虽然就我所知道的,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了应激措施,也很难保住今晚没有损失。就这种极端天气下的死鱼,90%都是水质没有管理好。为什么这样说呢,极端天气下的死鱼,都是大量死鱼,多的上万斤,就寄生虫、疾病而言,不可能短期内,一下子死这么多鱼。所以,除了中毒、缺氧,还什么情况下,鱼儿会数着一二三,大家一起死。
接下来就想写一写,为什么极端天气会引发中毒、缺氧呢?先说第一个,中毒。其实这里的中毒,也就是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这些都是鱼的粪便残饵,当没有补充足够的微生物去分解,长期在池塘内累积,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分解产生的结果。当气温突降,水体的表层降温最快,于是表层水的密度增大。此时的水温差就引起的上下水层的密度差,底层水温度高,密度轻,所以上升至水面,随着底层水升至表层,带来的还有原来沉积的有机碎屑,以及溶解在水里的小分子有机物,同时还有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氯等有毒离子。这就是大量的水体过肥,比如鱼鸭混养、鱼猪混养,周边生活污水多的鱼塘,当发现鱼浮在水面上时,开启增氧机,发现鱼不挨增氧机时,那就属这种情况,鱼类中毒。
另一种情况,那就缺氧。缺氧死鱼,是大规模死鱼最常见的原因。疾病引发的鱼机体缺氧,这种情况引发的死鱼相对量要小一些,对于水体缺氧,引发的死鱼,那量往往是致命的。当阴雨天气,太阳的光照减弱,于是藻类的光合作用产氧不足;其次,当水体透明度过低时,随着光照减弱,会进一步降低中下层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因为藻类光合作用不足,而产生大规模藻类死亡,进一步加剧水体中溶氧不足。不仅如此,藻类死亡后,一是会产生大量藻毒素;二是死亡后的藻类还会分解消耗氧气。多重因素的叠加,就是倒藻后的缺氧,乃至大规模死鱼。
总之,原因说了千遍万遍,还是期望养殖户理解,鱼每天都在吃料,每天都在排泄。当只有几百斤一亩的产量时,养殖水体中天然的微生物就足以达到生态的平衡。但当随着亩产量的一次次提高,此时的粪便、残饵早已超过水体中的自净能力,所以就有必要定期补充微生物,如成都鱼康的芽孢原粉。因为菌种数量足够,就没有必要加红糖去浸泡扩培菌种数量,兑水直接泼,减少了因为扩培中营养、溶氧条件达不到,导致的活化不成功影响效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