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药”是指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的一切物质的简称。
一、施药方法:
1、遍洒法:晴天、氧气充足时,用池水将药物按规定的倍数稀释,待药物充分溶解后,均匀地泼洒在水体中,在鱼病流行的季节,定期用药全池泼洒,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的病原体,而且对预防疾病效果显著,这种给药方法的使用比较普遍。
2、药浴法:这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特别是网箱养殖时一种重要的给药方法。将水产动物集中在较小容器,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进行短暂强迫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一般池塘养殖下苗种时或拉网、转池、运输过程中也常采用这种方法消毒。在药浴浸泡时,一定要观察浸泡对象的忍受程度,从而灵活掌握、控制好时间。
3、挂袋法:在食场或网箱中悬挂药袋或药娄,形成一个消毒杀菌区域,从而达到消灭病原体的目的。
4、内服法:这也是水产动物防病、治病的常用给药方法,先将药物加入粘合剂或植物油混合后再均匀拌饵投喂。这种方法具有疗效较彻底,药物利用率高等优点。
5、大水面用药:大面积(水库、湖泊)用杀虫药应准确计算好用药量,建议先施用总量的70%,且须将药品稀释2000—3000倍后均匀泼洒,余下的30%的药品应在观察水体及鱼的活动无异常后再行施用。杀虫剂一般选择天气晴朗、水中溶氧充足(达到5mg/L)时使用,施药时是从上风到下风、从浅水到深水、从外围到里边,这样效果更好,也更安全。.
二、注意事项
1、对症下药,在防治疾病时,应该对病情进行正确诊断并正确地选择对症的药品,同时确保用药方法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了解药物的性能,掌握使用方法,注意养殖环境,准确计算用药量。一般外用消毒、杀虫药的指导用量都是指的水面1亩(667平方米)、水深1米的用量。
例如:氯氰菊酯溶液的用量是13-20ml/亩.米,就是一亩水面、水深1米时的用药量的范围是13-20ml.
3、根据PH值(酸、碱度)决定用药量:PH值7为中性,低于7为微酸性,6.8以下为酸性,7以上为微碱性,8以上为碱性。一般天然淡水中的PH值范围是6.5一8.5,海水7.0一8.5,多数杀虫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毒性增加。
4、根据浮游生物的密度(水质的肥瘦)、底栖生物、有机物的多少,决定用药品种及药量。如:在有机质多、水肥的水体中用氯制剂要加量。
5、水体的大小、深浅、浑浊度、水的温度和底质情况(沙底、泥底),对药物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6、水生动物自身的情况和状态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药效作用:
6.1种属差异
不同种系的水生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各有所异。现在除传统养殖品种外,新品种不断增加:有移养驯化的(长吻洈、胭脂鱼、大口鲶、岩鲤、白甲…),有国外引进的(斑点叉尾回、鲈鱼、丁桂、匙吻鲟…),有温水的(罗非鱼、白鲳、胡子鲶…)有冷水的(鲑、鳟鱼、鲟鱼等),以及有鳞的、无鳞的。
6.2生理差异
一般幼龄、老龄、雌性个体的水生动物对药物比较敏感。
6.3个体差异
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有的较强,有的较弱。
6.4机体的健康状况
一般瘦弱、营养不良和处于患病状况下的水生动物对药物比较敏感。
7、施药量的准确与否,是决定药物效果好与差的关键因子之一。药量不够,达不到防治的目的;药量用多了,容易导致养殖对象中毒死亡。所以,一定要在全面了解养殖环境的前提下,准确地计算出水体需要的用药量,这样才能既保障安全又有效发挥药物的作用。
8、用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其注意事项,以免造成不应该的损失,或影响疗效。
9、保持水体清新,死鱼必须及时捞出(深埋),防止继发感染。
10、内服药最好是按鱼的体重计算、配制用药量,并尽量使用植物油拌药以增加饵料的粘合度和诱食性。投喂药饵的时候建议先投喂未拌药的饵料,十分钟左右后再喂药饵,目的是让一部分健康鱼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病鱼才有机会吃到更多的饵料,提高药效。
11、商品鱼上市前注意休药期(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一般要求500度日(水温ⅹ天数)。如水温25℃,那么休药期即为20天。我们就要提醒用户产品要上市一定要保证休药期不能少于20天,这样才能确保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符合国家要求。
总之,施药尽可能选择在天气晴朗、水质好、溶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施药后48小时内都得注意观察水体变化和鱼类的活动情况,以免发生继发性缺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