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隐鞭虫属的鞭毛虫寄生于鱼的鳃和皮肤上引起。
病原
国内发现于鱼的隐鞭虫有10余种,危害鱼的有二种。
(1)鳃隐鞭虫
虫体狭长,柳叶状,大小为7.7-10.8微米×3.9-4.8(8.7×4.1)微米。体前端的生毛体长出二根鞭毛;一根伸向虫体前方,称为前鞭毛;另一根沿虫体表面构成一狭长的波动膜,再伸离虫体后端呈游离状,称为后鞭毛。虫体中部有一圆形的细胞核,细胞核的前面有一个卵圆形动核。虫体以纵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
(2)颤动隐鞭虫
虫体近三角形,大小为4.6-7.7微米×3.2-4.6(6.7×4.1)微米。前后鞭毛从虫体前端长出,波动膜不足。胞核圆形,位于虫体中部稍前。动核棍棒状,在胞核前面。
症状
鳃隐鞭虫主要危害夏花草鱼,一般寄生于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造成鳃表皮细胞的破坏,产生的凝白酶引起血管发炎,血液循环受到障碍,鳃组织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使病鱼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病鱼体发黑、消瘦、鳃瓣鲜红多黏液,严重时大批死亡。
颤动隐鞭虫对鲤、鲮等鱼的鱼苗和1寸以下的幼鱼有一定的危害,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幼鱼感染严重时,幼嫩的皮肤和鳃组织受损,影响其正常机能,以而影响病鱼的生长发育。病鱼日渐消瘦,体发黑、皮肤和鳃瓣黏液增多。
诊断
剪取少量鳃丝或刮取皮肤上的黏液,用显微镜检查虫体。
防治
①鱼塘在放样苗种前用生石灰200毫克/升至250毫克/升浓度水浆全池泼洒清塘。
②对入池前发现有隐鞭虫寄生的鱼种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水溶液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
③流行季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