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桃拉病毒病的发病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二是病毒感染引起。已经被感染的病虾要及时用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病的,建议做好全面预防,以阻止本病的发生。
一、虾桃拉病毒病的发病原因
原因1:
台风暴雨过后、相藻不稳定、水质恶化、环境突变刺激或过量使用消毒剂、杀虫药引属应激性(急性)红体病。
原因2:
病毒原感染引起虾红体,有对虾母体带病毒虾苗、水质恶性循环化后诱发或继发病毒细菌感染。真正确诊最好通过病原检测。尤其以“清罾”前后的虾最容易出现该症状。
二、虾桃拉病毒病的治疗方法
第一天每亩每米水深用133克超碘季胺盐全池泼洒,
第二天每亩每米水深继续用133克超碘季胺盐全池泼洒,
第三天每亩每米水深用200克二溴海茵全池泼洒。
第六天每亩每米水深用200克枯草芽胞杆菌和13340克沸石粉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2克免疫多糖,15克红体消,10克鱼油,2克维生素C,每天早晚二次投喂药饵,连喂6天。
三、虾桃拉病毒病的预防措施
该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往往呈急性型,尽管采用药物治疗,但仍有不少患病虾死亡。
预防方法主要是操作要细致、轻快,带水作业,不能使虾堆压,尽量保证虾体完整,防止虾附肢受伤。如发现虾患桃拉病毒病,要及时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1、放养健康的优质种苗:苗大小在0.8~1.0厘米,身体半透明,肌肉饱满、粗壮,逆水游动有力,育苗池水温在30度以下为好。
2、合理的放苗密度:半精养殖池放养密度为1~3万为宜,精养池塘放养殖每亩放养4~8万为宜,高位池(高密度精养池)每亩放养12万以下为宜。
3、在水温较高时才养殖。如无保温棚,要在5月份水温上升到25度以上放养较好。
4、保持良好的水质:盐度日变化幅度在0.5%以下,pH值(7.8~8.6)日变化幅度在0.5以下,溶氧保持在4毫克每升以上,氨氮在0.02毫克每升以下,亚硝酸盐在0.01毫克每升以下,水体透明度在40~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