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出现叶子卷缩,叶面上有绣斑是何原因?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根据您所说的症状,我们无法确切的判断是什么原因。下面给您介绍两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供您参考。
一、大豆花叶病
危害症状:
1、芽枯型:病株茎顶呈红褐色或褐色,萎缩卷曲,最后呈黑褐色枯死,发脆易断,植株矮化。开花期表现症状多数花芽萎蔫,不结荚。结荚期表现症状,豆荚上生圆形或不正形的褐色斑块,荚多变畸形。
2、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片的叶缘向后卷曲,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
3、皱缩花叶型:病叶呈黄绿色相间的花叶而皱缩。叶片沿叶脉呈泡状突起,叶缘向下卷曲,常使叶片皱缩呈歪扭的不正形。植株矮化,结荚少。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毒品种: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大豆病毒病的关键措施。目前推广的较抗病毒病的品种有:东农42、黑农39、合丰34等。
2.建立无病留种田:留种田的种子应当严格进行选择,做到病种不下田,生长季节要及时施药防虫。
3.铲除田边杂草:减少毒源,在烟草种植区,还要注意烟草与大豆间烟草环斑病毒的相互感染。
4.防治传毒昆虫:防治有翅蚜的迁飞,对病毒的远距离传播起很大作用。防治蚜虫的具体方法见大豆蚜虫栏目。
5.加强肥水管理:可减轻发病。
二、大豆霜霉病
危害症状:
为害幼苗、叶片、豆荚及子粒,子叶不表现症状。当幼苗第一对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退绿斑块,后扩大半个叶片,有时整叶发病变黄,天气多雨潮湿时,叶背密生灰白色霉层。成株期叶片表面生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斑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斑常汇成大的斑块,病叶干枯死亡。豆荚表面无明显症状。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品种间对霉霜病抗性差异显著。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时,应注意生理小种问题。
2.严格清除病粒,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
3.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
4.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40%,8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一斤加水200斤、400斤,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斤种子拌3--4斤药粉。福美双5%可湿性粉剂,1斤药拌333斤种子。
建议您与当地的农技部门联系,请他们诊断具体是何原因。
有关大豆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更多资料,请您关注我网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等栏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