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病虫害的防治?
XX先生: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牧草象农作物一样,如果播下种子出苗后就不管不问就会造成减产甚至没有收成。因此也要象种庄稼一样精心的进行田间管理。
1、除杂草
杂草丛生不仅影响牧草的产量、而且有些有毒植物还能造成畜禽中毒。除去杂草一种方法是利用人工或机械锄地、翻地进行除草,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生物或化学方法除草。
翻地除草一般在牧草出齐苗后,或每次刈割牧草之后结合疏松土壤,抗旱保墒而进行。翻地时,苗期要浅翻,其它生长期可深翻。
生物除草杂草对牧草的危害主要是苗期,淮河以南地区除必须春播的一年生牧草外,其它牧草一般选择在秋季播种,并在播种前翻地除杂草。这样可以降低杂草的危害。
轮作有些杂草对牧草的危害有一定的范围,如菟丝子对紫花苜蓿有较大的危害,而对皖草2号,苏丹草等危害较轻,可以通过在一块地中轮流种植的方法来减轻其危害。
化学除草利用化学除草剂来除去杂草。若要除去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中单子叶杂草,可用氟乐灵、苯胺基甲酸等。若要除去黑麦草等禾本科牧草中双子叶杂草,可用2,4-D、2,4-D-丁酯等。
除草剂的种类很多,一般在除草前,应通过试验选用最有效的除草剂或最有效的几种除草剂组合。
除草剂使用时,最好在晴朗无风的时候进行,一般在露水干后或雨后叶面雨水蒸发后使用。除草剂在杂草幼苗期和盛花期使用除杂效果最好。除草剂使用3周后牧草才能刈割饲喂畜禽。
牧草的病虫害防治
2、牧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苜蓿褐斑病各地都有发生。发病后主要引起叶片脱落,可使苜蓿干草产量减产11%-29%。病斑在叶片上,褐色,近圆形小点状。高湿度是该病的诱因,一般6、7月份雨水较多的时候也是本病的高发期。药物防治选用70%代森锰6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苜蓿锈病各地都有发生。发病后使叶片褪绿、皱缩并提前落叶,可减产30%-60%。并且适口性降低,甚至引起中毒。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叶片下面出现小的圆形疱状病斑。初呈灰绿色,后表皮破裂呈铁锈色粉末状。防治方法,一是冬季进行田间焚烧;二是药物防治,代森锰锌每亩10-15克、氧化萎锈灵每亩30克与百菌清每亩50克混合使用、1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
菊苣腐芯病各地均有发生。发病后植株内芯腐烂,然后整棵死亡,损失较大。本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或低洼地。防治方法,一是不要在低洼地种植菊苣;二是注意排水;三是药物防治。药物防治选用多菌灵5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喷洒或浇土壤。
禾本科牧草的赤霉病本病一般发生在淮河以南地区,发病适合温度24℃-28℃,相对湿度80%-100%。赤霉病在降低牧草产量的同时,还可使人畜中毒,症状是发热、昏晕、腹胀、呕吐、食欲减退。病斑水渍状、病部出现粉红色或橘黄色霉层,后期出现紫黑色小粒。防治方法,一是用1%石灰水浸种;二是清除发病牧草;三是注意排水,防止草地积水或过湿;四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喷霉、托布津5%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喷霉。
苜蓿白粉病气温20℃-28℃,相对湿度52-75%适合本病发生。发病牧草生长发育不良,干草产量低,品质差。发病牧草的叶片、茎及花萼处出现白粉层,开始金黄色,随后变成球形小黑点。防治方法,一是拔除发病牧草;二是避免草层过密或倒状,及时利用;三是每亩喷撒硫磺粉每亩2.5公斤、灭菌丹800-1000倍液喷霉、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3、牧草虫害的防治
豆芫菁主要危害苜蓿等豆科牧草。成虫体长15-18毫米,头部红色,略呈三角形,胸、腹部和鞘翅均为黑色,前胸背板中央和每个鞘翅中央都有一条白色纵条纹。卵长椭圆形,初产时为乳白色,后变黄色,排列呈菜花状。蛹体黄白色,复眼黑色。豆芫菁主要吃苜蓿等豆科牧草的叶片。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每亩75升,清晨喷雾杀死成虫。
苜蓿蚜虫主要危害苜蓿等豆科牧草。苜蓿蚜虫分为有翅蚜虫和无翅蚜虫两种类型。苜蓿蚜虫一年发生20余代,常聚集在牧草嫩茎、幼芽、顶端心叶和嫩叶、花蕊上,以刺状吸器吸取汁液,被害牧草由于缺营养,植株矮小、叶子卷缩、变黄,严重时牧草枯死。防治方法,用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防治。
苜蓿叶象甲主要危害苜蓿等豆科牧草。成虫体长4.5-6.5毫米,全身被覆黄褐色鳞片,头部黑色,喙细而长,触角膝状。前胸背板有两条较宽的褐色条纹,其间夹有一条细的灰线。鞘翅上有三段等长的深褐色纵行条纹。幼虫初孵化呈淡黄色,逐渐变为绿色,头部为黑色,背线和侧线为白色。苜蓿叶象甲成虫主要危害叶片、幼虫主要危害小叶和生长点、叶肉、造成减产。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天敌,如苜蓿姬蜂、姬小蜂、七星瓢虫等;二是利用50%马拉硫磷1200-2000倍液喷雾,80%西维因可湿粉剂每亩100克喷雾。
麦秆蝇俗称钻心虫,主要危害禾本科牧草。成蝇3.0-4.5毫米,体黄绿色,复眼黑色、翅脉黄色,足黄绿色,跗节暗色。胸部背面有3条纵纹。腹部背面也有纵纹。幼虫,体象蛆型,呈黄绿或淡黄绿色,口钩黑色,前气门分支。麦秆蝇一年发生2-4代,以幼虫侵害禾本科牧草幼苗,在牧草分蘖拔节期,使心叶外露部分干枯变黄,成为“枯心苗”,孕穗期,取食为害嫩穗,小花等幼嫩组织,致使“烂穗”、“坏穗”,牧草减产。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天敌,如姬蜂科和子蜂科的两科寄生蜂;二是利用0.1%的敌敌畏与0.1%乐果混合液(1:1),每亩50公斤喷雾。
粘虫各地都能发生,主要危害牧草的叶片,严重时使牧草仅剩下茎秆,造成严重的减产。粘虫成虫淡黄色或淡灰色,体长17-20亳米,翅展开约为35-45毫米。幼虫体色变化很大、发生量少时体色较浅,大发生时体色呈黑色。粘虫在条件合适时可以全年繁殖。粘虫的防治方法,一是通过天敌如蛙类、寄生蜂、蚂蚁来防治;二是利用马拉硫磷粉剂每亩1.5公斤-2公斤喷撒、2.5%的敌百虫粉剂(高梁禁用)1.5-2.0公斤喷撒。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牧草方面的更多信息,请在本网“农业科技”上方的“关键字”栏中输入“牧草”进行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