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黄瓜立式无土栽培技术如何?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设施栽培,生长势强,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持续结果能力强等优点的品种。
二、育苗:
1月上中旬播种,用50孔或72孔的穴盘进行无土育苗。
穴备用使用前用漂白粉或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可选用蛭石或珍珠岩+泥炭(v/v=2∶1)混合基质,混合后用多菌灵消毒,然后装盘,并摇实刮平,清水浇透基质。
种子播前可用50-55℃温水浸种(不断搅拌)15min(分钟)或用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催芽期间要求高温(昼夜温度均保持28℃)、高湿和黑暗。一般3天左右可出苗。
当60%以上的种子破土出苗时,即可见光绿化,绿化期保持夜温18-20℃,昼温26-27℃。定植前1-2天炼苗,炼苗期夜温10℃,昼温25-26℃,以适应温度较低的大棚环境。
苗期不宜过长,一周的苗龄不带土能成活,30-50天的苗龄带基质不伤根,也能成活,但如根系老化或断根,则很难生出新根。
三、栽培方式:
栽培容器可用高0.2m,宽0.2m,长1m的泡沫栽培槽或枕头式栽培袋,可选用泥炭、珍珠岩、煤渣各1/3的混合基质,混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有机肥。
四、定植:
2月中下旬定植,密度为1600株/667平方米,定植定浅。穴盘育苗,宜小苗定植,以免幼苗在穴盘中拥挤而成徒长苗。如采用塑料营养钵育苗,宜采用大苗定植。以大苗定植,生长迅速,可显著提高前期产量。但大苗定植时,要保护好根系,防止老化和断根。每间(7m)放置4条栽培槽,每m栽培槽种植4株,采用“V”型方式牵引植株。
五、植株调整:
黄瓜一般采用伞型整枝和单秆坐秧整枝方式。长黄瓜株高10cm(2-3片真叶)时,开始牵蔓,最好扎在子叶与第一片真叶之间的部位。株高20-30cm,将黄瓜蔓缠绕在绳子,同时除去所有卷须、侧芽及基部(1m以下)所有花芽;当植株长到1m以上(12-13片叶)时,开始留花芽,每节留一个花芽;当植株长到2m以上(20-21片叶)时,摘除基部老叶;当植株长到生长架处(2.5m高,25-26片叶)时,摘除顶芽,留2个侧枝结瓜。
注意摘除老叶、病叶,以改善通风,当顶部叶片较多而果实又不很多时,适当摘除顶部叶片,以降低叶片的遮荫,改善光照条件。待侧蔓长到离地面约1m高时,再摘除侧蔓的顶芽,让侧蔓上再长出二级侧蔓,如此反复下去。每周整枝2-3次,及时摘除主茎上的侧枝、卷须,减少养分损失,因为一个小指头大小的果实所吸收的能量一个已长成的果实相近。如果果实负荷过多,会引起果实畸形、弯曲、粗短或色泽差而影响商品性。特别在夏季强光照来临之前,摘除老叶可增加植株顶部的叶面积,对植株越夏抗高温非常重要。打老叶、侧枝一般于上午进行,以利于伤口干燥,减少病菌侵染。绑蔓(绕头)每周3次,宜在下午进行,因上午植株水分含量较高,绑蔓易折断。
六、肥水管理:
黄瓜叶片大而柔嫩,对温、光、水反应敏感。可根据子叶、真叶的长相来判断管理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栽培过程中,灌水主要是调节基质湿度,基质含水量过大,瓜蔓脆嫩徒长,叶片薄大发黄,根系呼吸受阻,导致凋萎死亡。如基质干燥,则根系浅,吸收能力差,瓜蔓老化,叶片小光合速率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溉量大小,应看天气变化情况及基质的干湿状况:看瓜蔓叶片的长相;或测试基质含水量等,以便进行综合判断,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黄瓜营养液EC值一般为2.0mS/cm左右。每天供液量为250-350ml/株。多余的营养则从栽培床切口处流掉(一般多余量为供液量的10%)。
七、环境控制:
冬春季节的晴天,白天由于有太阳辐射热,大棚内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傍晚过分,随着温度的下降需采以相应的保温措施,以保证黄瓜生长温度不低于12℃。春季及秋季,天气变化经无常,需加强管理。在低温阴雨天,白天温度应维持在18℃以上。
在冬春低温季节,应尽早封棚保温,棚内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湿度不能低于50%,否则不能正常坐果。
冬季,大棚长期处于密闭状态,湿度过大,为防止病害的发生,需通过通风降低湿度,但通风时间要尽量缩短。
八、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以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加强环境控制,尽量创造黄瓜适宜的生长环境;辅以化学药剂预防。
九、温室内消毒方法及步骤:
水培部分:
1、用清水洗干净泡沫板、小杯子;水培池洗净抽干水,水培槽拖干水。
2、水培池用4.4%的福尔马林液浸泡;每根栽培槽水管用水泵抽福尔马林液消毒;泡沫板及小杯子浸透消毒液后堆放、浸泡在水培池中三天。
3、3天后,抽干水培池福尔马林液用清水反复冲洗水培池、泡沫板、小杯子及水管。
4、去掉水培槽旧地膜,换上新地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