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生价格到11月份会不会上涨?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据《粮油市场报》报道:从目前新产花生上市情况来看,新产花生仁上市价格比去年产的花生仁虽有所回落,但普遍高于往年同期。其主要原因是今年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地区花生受灾减产。受此影响,新产花生仁价格也呈高开高走之势,但由于今年花生播种面积比去年有较大增幅,预计会弥补单产的减少,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二、由于我省七月份的集中降雨导致今年芝麻产量比去年减少,再加上国内外市场对芝麻需求呈上升之势,芝麻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较小
三、据《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报道:近期,受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大豆产量预测,美盘大豆出现强势上涨行情。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部对大豆进口的限制使本已趋紧的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供应更加紧张。而天气状况的不利加重了产量下降的预期,在国内旺盛需求数量的刺激下,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也继续保持着良好上涨势头,其市场利多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利多因素之一:我国大豆产量情况不容乐观
由于过去几个月里受到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预计我国大豆单产下降将比较明显,单产的下降将与种植面积的增长相抵消。据国家信息中心最新预测,2003年我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630万吨左右,较2002年并没有增加。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今年春季遭遇大面积干旱,大豆种植面积下降,生长期间又遭遇蝗灾,预计2003年黑龙江省大豆因此至少减产100万吨以上。而且大豆质量也会比差,青豆数量增加。近期河北省又传出减产信息,河北省大豆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及天气影响,总产量同比将减少8600吨,预计为48.56万吨。
利多因素之二:国内大豆市场需求数量居高不下
与大豆产量增长形成鲜明映衬的是国内大豆市场需求量的旺盛。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测算,我国油脂企业的压榨能力已经超过5100万吨,而去年我国的大豆压榨量仅为2500万吨。国内大豆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使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不少油脂加工企业因原料不足而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从目前的供需缺口来看,这一矛盾在未来几年内都难以得到彻底解决,这种结构短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推动大豆价格不断上涨的动力之一。
利多因素之三:国家政策的主方向对市场形成利好
国内大豆进口的不确定性也扩大了大豆上涨的空间,虽然我国农业部已经开始发放新的转基因安全证书,但是对于进口商能否如期进口大豆,市场仍持怀疑态度。交易商预计,未来两个月内不会有太多的国外大豆货船到港。国家通过一定的措施,适当控制大豆进口规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豆农的利益,这种政策倾向短期之内不会发生变化。
利多因素之四:大豆进口压力短期内不会过于明显
进口政策方面,中国于今年8月向美国Cargill公司、法国路易·达孚公司、阿根廷Bunge和其他国际船运公司发出禁令,禁止其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至中国。近日上述限制正在消除,大约有10艘美国船只将在中国港口卸货,随着中国向当地进口商及大豆购买者发放越来越多的许可证,大豆运输将可以在今年底以前恢复正常,大豆进口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在这一点上,对于连豆市场的支撑将逐渐减弱。但考虑到进口成本的提升,进口压力在连豆市场的利空作用短期不会太明显,目前美国大豆离岸价(FOB)每吨已经上涨到236.8美元,进口到我国的成本价约为2685元/吨,CBOT黄豆报价的上涨加上海运费的大幅攀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进口大豆对市场的压力。
利多因素之五:国产新豆上市价格可能上涨
今年国产豆的产量及新豆的上市价格,是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因素,虽然今年种植面积增加5%,但因为春播期间的干旱和夏秋季节的雨水过多,导致了大豆的生长情况始终处于不理想的状态,今年的大豆产量很有可能出现减少。东北主产区前期出现了降温幅度为8-10摄氏度的阴雨天气,将使大豆产量和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市场预期新豆将出现大量青豆现象,符合期货交割标准的大豆数量极为有限,加上近期有部分贸易商准备在现货市场大量收购现货,导致新豆开秤价格高企,这一切在短期将成为主导连豆价格走势的根本因素,随着开秤价格的上涨,连豆期价仍有可能进一步上扬,对现货市场价格也将起到带动效应。
利多因素之六:美国农业部公布的9月份供需报告色彩偏多
1、美大豆产量出现下降。该报告显示,2003/2004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26.43亿蒲式耳下降了两亿多蒲式耳,是近7年来的最低值。美国今年大豆播种面积为6975.8万吨英亩,已连续三年下降,是1996年以来的最低。加上8月初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高温少雨,使处于关键生长阶段的大豆发育受到明显影响,这是导致大豆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2、库存水平出现下降趋势。美国农业部还将2003/2004年美国大豆库存从8月份的145百万蒲式耳调降到140百万蒲式耳,同时将2003/2004年度美国大豆的年末库存预估值从8月份的220百万蒲耳调低至135百万蒲式耳。美国农业部预测由于天气因素导致大豆单产量下降,2003/2004年度美国大豆的出口量将比8月份的预估值下降160万吨,同比大幅下降73%。
通过以分析,我国可以看出国内大豆市场的利多因素依然表现强劲,对大豆市场形成强有力支撑,市场价格具备持续上涨的可能,但随着新豆上市的日益临近,现货压力将逐步加大。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大豆市场利多因素依然占据上峰,但利空因素却不容小视,总体来看,短期内大豆价格涨势有望持续,但上涨动力正在减弱,市场利空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利空表现一:美盘将面临新产大豆陆续上市压力
美盘大豆和国内大豆市场所处环境基本相同,也面临新豆上市的压力,近期市场一直围绕新豆产量的预测来做文章。分析美国农业部近期公布的大豆生长状况分析美国农业部近期公布的大豆生长状况报告可以发现,最新的月度报告有故意调低大豆产量预测的嫌疑。主要的依据是,7月27日美国大豆的良好率还是66%,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45%;在随后的几周中大豆生长状况良好率也只是逐渐下降,只是到了8月10日之后大豆生长状况良好率也只是逐渐下降,只是到了8月10日之后大豆生长状况才开始迅速恶化;但即使如此,良好率水平在大部分时间里也大大高于去年的同期水平。去年的大豆单产为37.8蒲式耳/英亩,但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的供需报告中将今年的大豆单产下调到36.4蒲式耳/英亩,如此大的变化幅度很值得怀疑。在去年8月份的供需报告中,美国将当年大豆单产从39.7蒲式耳/英亩下调到36.5蒲式耳/英亩,然后在随后的报告中将大豆单产逐渐下调,为美国农场主出售大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权威机构认为在未来几个月的报告中,美国农业部很有可能会逐渐调高大豆产量,市场面临新豆收获的压力逐步增强。
利空表现二:国内大豆供应数量将不断增大
虽然中国农业部再次调低国内大豆的产量预测,但总体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在上市初期同样会对现货市场形成压力。目前的期现两市价格仍有不小的价差,随着新豆的逐渐上市,现货价格所受的压力还会逐渐加大。而进口方面,美国对中国连续施压,中国也表示无意阻止美国大豆的进口。这表明我国并无意长时间阻止美国大豆的进口。如果在未来一两个月大豆进口恢复正常,其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更多信息,请您关注本网市场信息等栏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