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水稻胡麻斑病的防治措施?
答:
朋友们想知道水稻胡麻斑病的防治措施?看看养殖资料网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水稻胡麻斑病的防治中,应改良土壤,消灭菌源,将种子进行消毒,生长中合理施肥和灌水,发病期选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病害症状
水稻胡麻斑病主要侵染水稻叶片,最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部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黄色晕环,两端钝圆形,但无延叶缘延伸的坏死线,此为小斑型病斑。
1、叶片:最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暗色至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部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两端钝圆形,但无沿叶脉蔓延的坏死线,为小斑型病斑。
2、穗部:发生部位与稻瘟病相同,主要发生于穗颈,穗颈和枝梗病部变成褐色、灰褐色,潮湿时病部产生的霉层较黑较厚。
3、谷粒:受害早的病斑或全粒为灰黑色,其中,稻米粒变成灰色或成为秕粒,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绒毛状的黑霉;受害晚的谷粒上病斑与叶片上的极为相似,但较小而不明显,病斑多时可能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
发病原因
胡麻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或病种子内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来源。播种病种子,苗期可直接引起幼苗发病。在病稻草上越冬的病菌来年产生分生孢子,可借气流传播,引起水稻发病,以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气流进行再侵染。一般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后可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侵入后遇适宜环境条件,一昼夜即可显症,并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1、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表现明显阶段抗病性。
2、土壤肥力。土壤贫瘠、缺肥、缺水时发病重,尤其土壤缺钾,引起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更易发病。
3、土壤质地。酸性土壤,沙质土壤和泥质土壤上栽培的水稻发病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土壤缺水干旱或土壤水分过多,均可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避免沙质土壤上栽培水稻,并进行土壤改良,沙质土多施有机肥。
2、消灭菌源。种子消毒,烧掉病稻草或深埋沤肥,可减轻发病。
3、稻田及时灌水。防止过分缺水而造成土壤干旱,但也要避免田中积水,减轻发病。
4、合理施肥。增施基肥、及时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尤其不能缺钾,一旦缺乏可引起赤枯病发生。
5、药剂防治。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50%扑海因70—100克/亩,兑水15升/亩喷雾。
6、在品种选择上要选择抗病品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如何防治
要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应加强检疫,降低病菌传播,并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在发病时选用叶青双、叶枯净等药剂进行防治。
症状
主要危害水稻叶片,在秧苗期即可出现典型的条斑型症状。病斑初为深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淡黄色狭条斑,长约1cm。大田发病时,感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扩展快,长达4~6cm,病斑两端菌脓很多,呈鱼籽状,干燥后呈琥珀状附于病叶表面而不易脱落。严重时多个病斑可相互连成枯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展,整叶变为红褐色,枯死;抗病品种上病斑较短,病斑长度不到1cm,且病斑少,菌脓也少。
此病的诊断要点是沿叶脉扩展形成淡黄色狭条斑,形成鱼籽状菌脓。
病原
病原为稻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Swings et al,属薄壁菌门黄单胞杆菌科黄单胞杆菌属。菌体杆状,大小为1.2m×0.3~0.5m,单生,少数成对但不成链状,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单极鞭。 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NA培养基上菌落呈密黄色,圆形,边缘整齐,光滑发亮,黏稠,好气。最适生长温度25~28C,生理生化反应与白叶枯病菌基本相似,细条病液化明胶和石蕊牛乳胨化能力稍强于水稻白叶枯病菌。它可产生3-羧基丁酮,以L-丙氨酸为唯一碳源,在0.2%无维生素酪蛋白水解物上生长,以及对0.001% Cu(NO3)2有抗性等特点可与白叶枯病菌相区别。该菌主要侵染水稻、陆稻、野生稻,也可侵染李氏禾等禾本科植物。
水稻细条病菌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根据病菌在IR26、南粳15、Tetep、南京11等4个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差异,可将来自广东、江西、福建、海南、浙江等省约150个菌株分为强、中、弱3个毒力型,其中强毒力型菌株占58%,且致病力与蛋白酶活性呈正相关,而与淀粉酶活性呈负相关。还有人根据菌株在15个已知基因品种上的反应特性,将20个菌株分为12 个致病型,经聚类分析可归入6个组。水稻细条病菌株与品种间的反应表现为弱互作关系,但部分菌株与个别品种间存在一定的特异互作关系,可以认为存在不同的小种。
发病规律
细条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存活力与白叶枯病菌较为相似,主要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侵染种子,借种子调运而作远距离传播。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和伤口侵入,侵入后在气孔下繁殖扩展到薄壁组织细胞间隙并纵向扩展,形成条斑。田间病株病斑上溢出的菌脓,主要通过风雨和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病害扩展蔓延。农事操作也起病害传播作用。
此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尽管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水稻品种间对细条病菌的抗性有明显差异。一般常规稻较杂交稻抗病,粳、糯稻比籼稻抗病。叶片气孔密度和大小与品种的抗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叶片气孔密度较小及气孔开展度较低的品种抗病性较强。最近研究表明,同一品种对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且水稻品种对这两种细菌病害的抗病基因型不同。水稻品种对细条病和白叶枯病存在双抗、抗细条病感白叶枯、抗白叶枯病感细条病和双感4种反应型;双抗类型的品种有:DV85、IR26、IRBB5、IRBB17等;抗白叶枯病感细条病的有:抗79、抗恢63和IRBB21等;高抗细条病感白叶枯病的有:农垦57等,双感品种有:金刚30、协优63、东农363等。抗病性基因由主效显性和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水稻品种BJ1、IR36、南粳15、BG35-2受1~2对主效基因控制,其中BJ1含1对显性抗病基因,IR36含有两对主效隐性抗病基因,南粳15含有1对隐性抗病基因,BG35-2含有2对有重叠作用的隐性抗病基因。
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此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雨水,该病的发病适温为30℃;暴风雨,尤其是夏季台风的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水稻细条病在国内的发生流行可分为三个区域:华南流行区:即浙江、江西、湖南以南的籼稻区;江淮流域适生偶发区:即江苏、安徽、湖北等沿江与淮河之间的单季籼稻区,尚未普发,只是在个别县零星发生;北方未见病区:主要指黄河以北的单季粳稻区,至今未见有病害发生的报道。长江下游地区一般6月中旬至9月中旬最易流行。不同年份间流行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此期的雨湿条件。
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特别是与灌溉、施肥有密切关系。一般深灌、串灌、偏施和迟施氮肥,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与危害。
病害控制
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必须加强检疫,杜绝病菌传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和及时用药控制。细条病不同流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治理策略。
1.严格实行检疫 无病区不要到病区调运稻种和繁种,以防传入;确需引种时必须严格实行产地检疫,严格封锁带病种子。病害偶发区,要封锁病区,种子、稻草不要外运。
2.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和扑灭细条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病害发生区应因地制宜选育和换栽抗(耐)病品种。籼稻品种中,高抗的有:BJ1、IR26、DV85等,中抗的有:JV14、 特青2号、协优49、秀恢1号等;粳稻品种中,表现高抗或中抗的有:武育梗2号、武育梗3号、武复梗、R917、农垦57、六优1号、泗稻4271和双晴等。
3.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 具体措拖与白叶枯病相同。
4.药剂防治 应抓好种子消毒和加强秧田保护,大田及时用药。种子消毒:对带菌或可疑带菌的种子,应于播种前结合浸种进行种子处理,方法可用0.1%盐酸水溶液浸种。与带稻瘟病菌的种子处理相同。秧田和本田的药剂防治:秧苗在3叶期时统一用药,保护苗期不受侵染。大田孕穗期间喷药1~2次,对抑制和扑灭病害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杀菌剂有:20%叶青双(川化018)、10%叶枯净、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等。始病期用药,防治效果可达80%左右。施药间隔期7d左右,视病情发展决定施药次数。施药后如遇雨,应补施。
对于水稻胡麻斑病的防治措施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