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种植技术?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53(原区试代号:中杂003)于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一、主要特征特性:
1、丰产稳产。安徽省2004-2005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汇总,两年加权平均:籽棉亩产254.15公斤,为对照种(皖杂40F1,下同)的115.84%;皮棉亩产105.58公斤,为对照种的113.4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2004年籽棉亩产271.86公斤,为对照种的116.7%;皮棉亩产114.01公斤,为对照种的114.4%,增产极显著;2005年籽棉亩产233.48公斤,为对照种的114.68%;皮棉亩产95.74公斤,为对照种的112.22%,增产极显著。
2005年同步生产试验汇总结果,在栽培密度偏稀的不利条件下,籽棉亩产229.5公斤,为对照种的105.2%;皮棉亩产96.18公斤,为对照种的105.7%。
该品种所种之处,处处增产,连年增产。丰产稳产性好。
2、抗(耐)枯、黄萎病。区试种经中棉所植保室鉴定,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1.4,耐枯萎病,黄萎病指29.3,耐黄萎病。其中2004年枯萎病指13.2,耐枯萎病,黄萎病指28.8,耐黄萎病。2005年枯萎病指9.6,抗枯萎病,黄萎病指29.8,耐黄萎病。
3、纤维品质优良。经农业部棉花品质检测中心测试,两年区试汇总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0.25mm,整齐度84.45,比强度29.75cN/tex,马克隆值4.85。其中2004年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0.2mm,整齐度84.6,比强度29.4cN/tex,马克隆值4.7。2005年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0.3mm,整齐度84.3,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5.0。
4、主要生育特性。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38克,衣分41.54%。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属高产型杂交棉新品种。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培育健壮棉苗。
该品种种子大小中等,要选用精加工棉种,播前要晒种2-3天,以促进种子的后熟作用。长江流域套种棉田,营养钵育苗,4月上、中旬,在“倒春寒”过后的“冷尾暖头”抢晴天适时播种;油后移栽棉,于4月下旬播种。播种前营养钵一定要泼水湿透,每钵播干子1-2粒,盖好细土,盖好膜。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黄淮流域棉区可在4月下旬适时播种。
2、合理密植,发挥群体优势。
该品种植株塔型,丰产型株高在110cm上下,叶片中等偏大,略偏淡,斜上举,透光性较好,结铃性强。特别注意合理密植,协调好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利用好水肥气热光等自然资源,发挥好群体空间优势。长江流域棉区,一般亩密度在1800-2200株左右,平原湖区肥水较好的地区,适宜密度在1600-1800株/亩,油后移栽棉、岗地、黄淮流域棉区可在2200-2400株/亩左右。
3、科学运筹,加强肥水管理。
该品种生长发育具有“两快”的特点,即蕾期转化较快,结铃速度较快。全生育期需肥量较大,对钾肥敏感。应施足基肥和磷、钾肥,增加基肥比重。钾肥用量和使用比例均应适当增加,追肥时间提前7~10天,促进健壮生长。
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4-6方、棉饼50~75kg、尿素10~15kg、磷酸二铵20~30kg、氯化钾20~30kg、硫酸锌1.0~1.5kg、硼砂0.5~1.5kg,3月中旬耕翻时混合埋入大田。
轻施苗肥:麦(油)收获后,每亩施4~5kg尿素以促进棉苗生长。
适时早施重施花铃肥:以增结伏桃为主,在初花期入伏最好。由于该品种结铃早而集中,成铃率高,故花铃肥一般应比常规棉提前8~10天施用。6月下旬结合高培土,每亩埋施尿素15~20kg、磷酸二铵15kg,氯化钾15~20kg。有条件的地方,在追肥培土后,在棉行两侧覆盖33cm宽、6.7~10cm厚的麦糠或麦秸,可大量增加土壤中拮抗菌数量,对枯黄萎病防效显著,而且还起到保墒、灭草、施肥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补施盖顶肥:于7月底至8月上旬前后,每亩施尿素10~15kg。
此外还要搞好后期叶面喷肥。棉花后期喷施肥液用肥少,见效快,肥效高。因干旱造成棉花脱肥早衰时,喷施肥液作用更为显著。一般在8月上旬就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应喷施肥液,以补充营养,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根系活力,增加铃重。肥液浓度,尿素以1%为宜,即50kg水加0.5kg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以0.5%~1.5%为宜。过磷酸钙要先浸泡24小时,杂质沉淀下来后将澄清慢慢倒出,加水冲淡后喷洒。将肥液喷洒在棉株中上部叶片上,正反面都喷到。每次每亩施喷肥液60kg,隔7~10天喷一次,共喷施3~4次。喷施时间:一般晴天在下午4小时后进行,阴天可全天进行。喷后12小时内遇雨应重喷。
全育期间遇旱应及时浇水,直到9月中旬。吐絮后的浇水是提高上部铃重、衣分和品质及防止后期早衰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大雨后要及时排水,严防涝灾发生。
4、全程化控,塑造理想株型。该品种生长发育规律有“前期较弱,中期略旺,后期易早衰”的趋势,所以在使用生长调节剂中应遵循“少量多次,前促、中控、后防衰”的原则,看天看时看苗情,搞好化调,塑造理想株型,搭好丰产架子。试验表明,喷缩节胺,初花期每亩1.5g、盛花期每亩3g效果较好。喷施缩节胺能促进光合产物向生殖生长转移,减少脱落,增加成铃数。
5、综合治理,搞好病虫防治。着重防治地老虎、棉蚜、红蜘蛛等害虫,黄、枯萎病重发棉田要加强病害防治,搞好综合治理。
6、适宜范围。该品种适宜安徽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周边相似生态棉区也可引种。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