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田间工程,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扩大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活动空间;选种分蘖能力强的水稻品种,确保水稻产量;通过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水生动物养殖,建立稻渔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实现少施化肥农药,提高产品品质,稻渔双丰收。其特点是:一是采用种养结合,构成“稻渔共生”综合系统,通过保持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和再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二是稻田从单一的种植结构转为种养结合的复合结构,养殖对象以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特种水产品为主,水稻品质大幅提升,综合效益显著。三是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二、增产增效情况:稻虾连作模式平均亩产水稻500公斤、小龙虾75-100公斤,利润1500元以上;稻虾共作模式亩产稻谷500公斤、小龙虾130公斤以上,利润2500元以上;稻鳖共作模式一般可亩产水稻500公斤左右,亩产商品鳖50-100公斤,亩效益3500元以上;稻鳅共作模式一般亩产水稻500公斤,泥鳅60-100公斤,亩均利润1500元;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比水稻单作稻田每亩可增收1500-3500元。
三、技术要点:主要介绍稻虾连作共作种养技术模式,该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一)低洼稻田选择与改造。选择低洼低产地区只种一季水稻的稻田,当年10月至第二年5月基本闲置,水稻收割后,用小型挖掘机沿稻田四周距田埂内侧2.5m-3m处开挖环形沟,环形沟不封闭,在稻田的一端留10-20m不挖通,便于插秧和收割时插秧和收割机械通行到田块中间,环沟面宽3m-4m,沟底宽1-2m,沟深0.8m-1.2m。
加固加高田埂:利用小型挖掘机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应高于田面0.6m-0.8m。
防逃设施: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小龙虾防逃网,进水口用25目聚乙烯网片制作长方形网袋;排水口用25目的金属网片,并安装倒檐,防止小龙虾逃逸;进排水口设置在斜对角线上。田埂上的防逃设施可采用石棉瓦材料或农用塑料薄膜,防逃设施高出埂面0.4m。
(二)移栽多品种水草。在稻田水体消毒5天-7天后,在环沟深水区移栽金鱼藻和喜旱莲子草,栽植面积占深水区50%;在大田浅水区移栽伊乐藻、轮叶黑藻、黄丝草和马来眼子菜等,栽植面积占大田60%左右。
(三)茬口衔接。水稻小龙虾连作模式,当年水稻收割后的9月底或10月上旬至第二年6月上旬养殖小龙虾;5月至6月上旬专田育秧,6月中旬至9月底种植水稻,以水稻种植为主。
(四)小龙虾投放方式
1.种虾留存与投放。5月至6月上旬用地笼捕捞小龙虾,留下部分规格较大的小龙虾苗种与水稻共作,作为后备亲虾培育,规格为80-100尾/千克,留存量为5千克/亩。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上旬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适当补投亲虾,补投亲虾应异地选育,每亩补充投放5-10千克。
2.投放苗种模式。对于1小时运输半径范围内苗种充足或自己有配套育苗基地的稻田养虾单位,可以选择3月至4月投放小龙虾苗种,规格160-200尾/公斤,每亩投放量为25公斤左右。投放时沿稻田四周均匀散开,让小龙虾苗种自行进入田间。
(五)加强饲喂管理。春季肥水:2月底至5月底施2-3次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农家肥添加EM菌制剂共同发酵,用量为60-90公斤/亩。
移植螺蛳:每亩投放螺蛳50公斤;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小龙虾品质和小龙虾规格,使小龙虾的产量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投饲。投喂植物性饲料,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月至6月每隔15天投一次水草,以伊乐藻为主,用量为80-120公斤/亩;每天下午18点至19点时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投喂量为在田小龙虾群体重量的1.5%-2.5%。投喂小龙虾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8%,平均每亩投喂颗粒饲料50公斤。
(六)全年水位控制。稻虾连作期间,第一年水稻收割后至越冬期结束,大田水位控制在0.3m-0.5m,环沟水位控制在0.8m-1.2m;第二年水稻插秧前,大田水位控制在0.4m-0.6m,环沟水位控制在1.2m-1.5m。
稻虾共作期间:留田小龙虾数量较少,水位控制以适应水稻生长为主,采取浅灌即排,诱导小龙虾集中到环沟中,环沟中水位控制在0.8m-1.0m。
(七)小龙虾病害防治。主要措施一是在投放亲虾前用生石灰水对虾沟进行消毒;二是定期泼洒EM菌液调节水质;三是在养殖过程中定期补水,调控水质;四是合理投喂饲料,做到定时、定位、定量。
(八)小龙虾捕捞。起捕时间应集中在4月上旬至6月中旬。采用虾笼诱捕,捕大(30克以上)留小。三天移动地笼一次的捕捞方法。
(九)水稻栽培要点。一是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生育期时间应在135天左右,茎秆矮化,能适应较松软的土壤和大田水位的短期浸泡。二是水稻施肥。选择生物复合肥。施肥方法是:将大田水排至近干,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施肥的方法,促使肥料较快沉淀于底泥。
(来源: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者:胡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