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烂铃是进入雨季后较常出现的一种灾害。其主要原因是进入雨季后,棉花发育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旺盛期,田间湿度大,温度高,荫蔽严重,致使通风透光条件转差。而此时环境又极利于病原菌的滋生繁衍,导致棉田大量发生炭疽病,侵染棉铃后引起霉烂和脱落,或使棉铃不开裂形成僵瓣,从而导致减产。因此,管理上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御。
改善农田小气候。1、适时整枝、打顶、摘心,把失去光合作用的无铃果枝、老叶、黄叶,无效蕾、花剪除,并适时打顶摘边心,以减轻农田荫蔽情况。2、推株并垄。即在茎叶生长茂盛和封行过早、过重的棉田,选择晴天,于行间用手推开棉株,并抬脚踩棉株茎部向下一侧,空出一片通风透光区间。约隔5-7天后,再将并垄的两行棉株推开。如此交替,有利于棉株均衡生长,并能降低行间湿度,减少烂铃。3、及时沥沟排水,降低农田水位,减轻烂铃。化控防旺长疯长。棉花在雨季疯长旺长是使农田郁蔽,造成棉田小气候条件趋于恶化的因素之一。所以,应在雨停间隙每亩用3-5克缩节胺兑水30公斤喷洒,可有效阻碍棉株横向和纵向生长,改善株型,利于通风透光。
适时药防。可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00倍的代森锌水溶液,用喷雾器喷洒于棉铃上,约喷3-4次,防治烂铃效果显著。
及时采摘老熟棉铃。必要时对摘下的将要吐絮的棉铃适时用0.3%的乙烯利水溶液处理,加速裂铃,以减少损失。
(来源:安徽农网周刊李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