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脖子病(颈部溃疡病)。病鳖颈部肿大、溃烂,并伴有水霉着生,活动困难。其反应迟钝,身体逐渐消瘦,食欲减退。
防治方法:隔离病鳖以免传染;用浓度为5%的食盐水浸洗患处,每天上、下午各1次;用土霉素等抗菌药膏涂抹患处;口服土霉素,第1天用量为0.2克/千克体重,以后几天减半,6天为一个疗程。
2、水霉病。由霉菌感染所致。病鳖食欲减退,消瘦无力,体表附着灰白色棉絮状的水霉菌丝。
防治方法:生产操作中避免中华鳖体受伤,放养前池塘用生石灰水清塘;用0.05%食盐水和0.05%小苏打水混合液全池泼洒。
3、腐皮病。受伤鳖体感染产气单孢菌等引起。病鳖身体各部糜烂,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而坏死。
防治方法:依据鳖体大小及时分池饲养,并保证水质清新;放养前鳖体应浸洗消毒,患病后可用3毫克/千克漂白粉浸洗,每次隔5天,至病愈。
4、冬眠病。病因为鳖体冬眠前体内营养严重缺乏,或池内有未清除的腐烂变质物质产生有毒气体中毒而死。病鳖冬眠期内不动而死。
防治方法:加强养殖期生产管理,使中华鳖体内贮存足够的脂肪;鳖体冬眠前应清除越冬池内的污物,保持越冬池水质清新。
5、中毒。水质污染或水中有毒物质过多导致鳖体中毒所致。病鳖颈部和四肢根部红肿,皮肤发白,严重时溃烂。
防治方法:定期换水,池塘及时清污,加强日常管理。
(来源:《安徽农业》200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