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霞 杜容芳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262100)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侵害淋巴组织及消化道上皮组织,以突然发热,眼、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溃疡,呼吸失调、咳嗽、恶臭的腹泻和死亡为特征。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1 病原学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呈多形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有囊膜。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形成合胞体。
2 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组织,或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或呼吸道飞沫传染。山羊和绵羊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临床症状更严重。岩羊、野山羊等野生小反刍动物等可感染发病。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6天,短在1~2天,长者10天,最长21天,可引起动物呼吸困难、腹泻、流产,甚至死亡。
3 临床症状
小反刍兽疫是小反刍兽的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感染动物突然发热,发热持续三天左右,第2~3天体温达40~42℃高峰。患病动物精神沉郁,不安,背毛无光,食欲减退,口鼻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渐变成浓性粘液,口腔黏膜先是轻微充血及出现表面糜烂,导致大量流涎,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
4 病理变化
发病动物外观可见结膜炎、鼻腔黏膜糜烂、坏死、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尸体剖检见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糜烂性损伤从嘴延伸到瘤、网胃交接处,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在大肠内,盲肠和结肠结合处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有坏死性病变,肺尖肺炎病变,肺部组织出现多核巨细胞以及细胞内嗜酸性包含体。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无菌采集病羊眼棉拭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和抗凝血,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胸腺、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肠黏膜、肺等组织,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样品采集后,置冰上冷藏尽快送至实验室检测。抗体检测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检测可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普通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可进行病毒分型。另外要求做好鉴别诊断,小反刍兽疫诊断时,应注意与牛瘟、急性消化道感染症、蓝舌病、口蹄疫做鉴别。
6 防治
加强防疫管理,切实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患病动物后,依法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病羊及同群羊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开展各项疫情处置工作。养殖户应立即隔离疑似患病动物,并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场前应彻底消毒。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有关法律法规,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外来羊,尤其是来源于活羊交易市场的羊调入后应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羊等易感动物的监测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现病羊或病原学阳性,应严格按预案和规范要求,坚决彻底拔除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