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如何防治?葡萄炭疽病防治方法?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种植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是危害葡萄的叶梢和果穗等部位,影响葡萄的质量和产量。那么葡萄炭疽病如何防治?葡萄炭疽病防治方法有哪些?来看一看吧。
1、清理果园:冬季的时候要清园一次,这是防治炭疽病很关键的手段。建议将葡萄的病枝病叶都集中收集起来,然后再用火烧毁掉,以防病原在枝叶中越冬。在葡萄萌芽前可以使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并喷施一次代森锰锌加苯甲嘧菌酯进行第二次清园,减少第二年病菌基数。
2、加强果园的管理:挂果树建议控制氮肥的施用,及时修剪葡萄树,增加整片果园的光照强度。炭疽病在南方的发生率比北方要更高一些,可以采用避雨栽培和套袋方式来减少炭疽病的发生。在施肥方面,建议多施用有机肥,合适的时候施用腐植酸、海藻精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施药防治炭疽病:在葡萄采收以后可以用波尔多液喷施防治多种病菌,另外防治炭疽病关键的时期是葡萄树的花期和套袋前,可以使用的药剂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等,还可以加入保护性药剂代森锰锌防治炭疽病。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精彩内容,请关注1988.TV!
葡萄叶子灼伤是什么原因、要怎样救治?
葡萄叶子灼伤是葡萄日烧病 葡萄日烧病主要发生在果穗上。果实受害,果面出现浅褐色的斑块,后扩大,稍凹陷,成为褐色、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干疤。受害处易遭受炭疽病的为害。果实着色期至成熟期停止发生。 葡萄日烧病是由于果穗缺少荫蔽,在烈日暴晒下,果粒表面灼伤、失水,形成褐色斑块。篱架比棚架发病重;幼果膨大至上浆前天气干旱时发病重;摘心重,副梢叶面积小时发病重;叶片小,副梢少的品种发病重;施氮肥过多的植株,叶面积大,蒸发量也大,则果实日烧病也重;天气从凉爽突然变为炎热时,果面组织不能适应突变的高温环境,也易发生日烧。在济南地区一般6月中下旬发生。欧亚种葡萄如白莲子、瓶儿、黑罕等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
①对易发生日烧病的品种,夏季修剪时,在果穗附近多留些叶片或副梢,使果穗荫蔽。
②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过量,避免植株徒长加重日烧。
③雨后注意排水,及时松土,保持上壤的通透性,有利树体对水分的吸收。
露地葡萄打药的方法?
时期:幼果黄豆粒大小。
防治对象: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溃疡病、蓟马、象甲、金龟子等。
推荐方案:咪鲜胺+抑霉唑+烯酰·霜脲氰+菊酯类杀虫剂+钙肥。
时期:幼果膨大期至套袋前。
推荐方案:吡唑·代森锌+啶酰菌胺·腐霉利+氰霜唑。
葡萄幼果期对乳油类杀虫杀菌剂比较敏感,容易刺激果面,建议此时期不要使用乳油类产品。减少三唑类杀菌剂的使用,尽管效果尚可,但会抑制葡萄生长。
另外,套袋前避免使用粉剂,以免残留形成药斑。
3、花后1~2周是葡萄补钙的最佳时期,建议进行2~3次叶面补钙,此时补好钙对于减少后期裂果、日烧有很大作用。
4、打药要预防为主,发病前以预防的药剂为主,发病以后预防+治疗的药剂为主,持效期长,省时省工。
5、打药结合自己园子的情况,不要盲目增加药量,浪费财力不说,还容易产生药害。
葡萄展叶期防虫打什么药?
展叶期:物候期及防治对象:3-4片叶。萌芽后、展叶前是病虫害易发季节,也是预防炭疽病、黑痘病、防治红蜘蛛、绿盲蝽、蚧壳虫的关键时刻。
防治措施: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8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防治炭疽病、黑痘病、红蜘蛛类、绿盲蝽、介壳虫等的防治。
葡萄炭疽病如何防治?
葡萄果色艳、味道美、营养丰、功效多,既可鲜食又可加工,经济效益高,因此深受广大果农朋友的喜爱。但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再加之许多果农对病虫害防治认识不到位,致使葡萄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炭疽病是严重危害葡萄栽培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年份可造成 10%~20%的损失,严重年份减产达 50%,给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威胁,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小何今天从葡萄炭疽病的症状表现、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地论述,希望能为广大果农朋友科学、有效的防治葡萄炭疽病提供参考。
一、 葡萄炭疽病的症状表现
葡萄炭疽病发生在果粒、穗轴、花穗、叶片、卷须和新梢等部位,但主要为害果粒。
1. 果粒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幼果表面出现黑色、圆形、蝇粪状斑点,但因幼果含酸量高、果肉坚硬限制了病菌的生长,病斑在幼果期不扩大,不发展,也不形成分生孢子,病部只限于表皮。果粒典型的发病是从着色期开始,此时果粒柔软多汁,含糖量增加,酸度下降,病斑扩大较快,进入发病盛期。最初在病果表面出现圆形针头大小、浅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斑点不断扩大并凹陷,在表面逐渐长出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当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中可排出绯红色的粘质孢子块,发病重的果粒软腐易脱落,发病轻的病果粒多不脱落,整僵果穗挂在枝蔓上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
2. 叶片与新梢发病症状
叶片与新梢的病斑很少见,主要在叶脉与叶柄上出现长圆形、深褐色斑点,表面隐约可见绯红色分生孢子块,但不如果粒明显。有些葡萄品种叶片症状较明显,尤以生长旺盛、叶型较大、较厚的品种为突出,如龙眼、白鸡心等;叶片较少、较薄的品种如玫瑰香发生较少。
3. 果梗及穗轴发病症状
果梗及穗轴发病产生深褐色长椭圆形病斑,使整穗果粒干缩,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绯红色病原物。当年新梢和结果母枝也发生炭疽病,但无明显症状,只潜伏病原菌。
二、 葡萄炭疽病的发病原因
(一)内在因素——病原菌侵染
葡萄炭疽病是由围小丛壳侵染引起,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时期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半埋生在组织内,常数个聚生,梨形或近球形,深褐色,有短喙,周围具褐色菌丝状物及粘胶质,大小(125~320)μm×(150~204)μm。壳内有束状排列子囊,子囊棍棒状,无色,大小(55~70)μm×(9~16)μm,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稍弯呈香蕉状,单胞无色,大小(12~28)μm×(3.5~7)μm。
(二)外在因素
1. 气候与发病的关系
高温高湿,发病适温28~32℃;水分是炭疽病侵入葡萄的条件。连续湿润7~12小时,炭疽病菌能在果穗或果粒上完成侵入;连续湿润9小时,带菌的枝条上可以产生分生孢子。如果分生孢子传播到果粒或果穗,高湿度也能造成病菌的侵入。7~8月份如雨量多,发病就重,少雨年份发病减轻。
2. 栽培管理与发病的关系
株行距过密、通风透光差、树冠郁闭时发病重;重穗越近地面,发病率越高;氮肥多施、枝蔓徒长,园地低洼、排水不良时有利于发病。
3. 土壤与发病的关系
沙质壤土不易积水,发病较轻;黏质土壤排水不良、易积水,果园发病则较重
4. 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一般果皮薄的品种发病较重,早熟品种可避病,晚熟品种发病较重。据调查,郑州市葡萄主栽品种巨峰、红地球、瑞比尔抗病性较差。
三、 葡萄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1. 病菌来源
主要来源于之前1年经过越冬的已被侵染的组织,以及炭疽病病菌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侵染的当年生枝条、病果、落叶等。
2. 传播条件
在温度高、湿度大、有风的天气条件下,病菌容易传播;另外,昆虫的活动也能传播病菌。
3. 侵入过程
越冬的分生孢子通过媒介侵入健康植株,在当年果实上表现出病状,并且以此传播,成为病源;而其他植物组织不表现出病状,等到翌年春季,被水分浸湿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继续传播。
4. 发病时期
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直到果实近成熟期才陆续发病,严重危害时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即果实采收前。
四、 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葡萄品种/株系对炭疽病的抗病能力差异大,一般果皮薄的品种受害较重,早熟品种受害轻,晚熟品种受害严重。
2. 清除菌源
保持果园清洁,降低病菌基数是成功预防炭疽病的基础。结合修剪整形,重点剪除病梢枝及僵病果,清除枯枝落叶,带离果园集中深埋或焚烧,降低病原菌基数。
3. 果穗套袋
果穗套袋可有效阻止病菌对果穗的侵染,套袋的时间宜早不宜晚,以防早期幼果的潜伏感染。同时,套袋还可使葡萄避免农药污染。
4. 合理施肥
每年秋季施足有机肥,果实发育期间适时追施,保持植株旺盛长势,增强抗病力。
1) 施足有机肥:在葡萄果实采收后至新梢充分成熟前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每100kg有机肥中还应混拌入1~2kg过磷酸钙。
2) 追肥:在葡萄谢花后15~20天追肥,可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kg左右,或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20kg;在葡萄浆果开始着色时进行追肥,以钾肥为主,每亩追施硫酸钾15kg左右、过磷酸钙15kg。
5. 整形修剪、合理负载
避免过度追求葡萄高产,合理疏花疏果,留果量不宜超过2吨/亩,结果枝与营养枝比控制在1∶1.5,保证树势健壮。科学整形修枝、及时绑蔓、疏副梢、摘心、疏叶、整果穗,调节枝蔓密度,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炭疽病病菌传播机会。
6. 药剂防治
1) 葡萄春季发芽前喷药:葡萄萌芽前喷洒1次0.3%五氯酚钠+3°Bé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混合液,以铲除潜伏在枝蔓表层组织内的越冬病菌。
2) 葡萄生长期喷药:在果实开始着色前对果穗喷洒福美双1000倍液+代森锌1000倍液,每2周喷洒1次,采收前15天停止喷药。此外,也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80%大生M-45800倍液、78%科博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代森锰锌300~500倍液、25%炭特灵500~700倍液、福星8000~10000倍液、5%田安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氟硅唑6500倍液、烯唑醇2500倍液、咪鲜胺1500倍液、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1.0∶0.5∶200.0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葡萄炭疽病病菌潜伏时间长,很多种植户在发病初期预防意识不足,容易导致越冬病菌清理不彻底,为病菌的侵染和传播创造了机会,导致结果后期葡萄炭疽病流行,无法补救。
因此,种植户要严格遵照发病规律用药,科学选择新型药剂,不单一用药,才能实现对葡萄炭疽病的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