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与禽霍乱相似,怎样鉴别和防治?
鸭瘟与禽霍乱相似,怎样鉴别和防治?
鸭瘟与禽霍乱都是养鸭业的大敌,危害特别严重,一旦感染将会给养鸭人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鸭瘟与禽霍乱的有些症状是相似的,怎样鉴别和防治?
一、鸭瘟与禽霍乱怎样鉴别诊断?
鸭霍乱的病原体禽多杀性巴氏秆菌是多种家禽的共同病原菌,在鸭霍乱流行期间,鸡、鹅也困难感染发病,而鸭瘟流行时其他家禽不会感染。同时,鸭霍乱一般发病急,病程很短,流行期不长。而鸭瘟相对地发病要缓慢一些,流行期也比较长。一月龄雏鸭在鸭霍乱流行期间,发病率高,往往在几天内,大批感染死亡,而在鸭瘟流行期间,一月龄的雏鸭很少发病。
急性鸭霍乱的病鸭主要呈现呼吸困难,口腔和鼻孔中有粘液流出,频频摇头,而鸭瘟特有的流泪和眼睑闭合,两脚发软,不能站立,口腔后部粘膜出现假膜和溃疡,以及部分病鸭的头和颈部肿胀等症状,是鸭霍乱没有的。从排泄物上看,鸭霍乱病鸭排出腥臭的、白色或者铜绿色的稀粪。而感染鸭瘟的病鸭排出绿色或者灰白色的稀粪。
从药物治疗的效果看,禽霍乱一般要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鸭瘟来是是没有效果的。
二、鸭瘟的防治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流行广泛,传染迅速,死亡率高。
鸭瘟病毒一般是通过被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池塘等途径传染。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对鸭瘟都有很高感染性。以番鸭和半番鸭最敏感,大鸭发病最多,其中以产蛋母鸭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一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比较少。
鸭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通常在春夏之交和秋季流行最严重,因为这个时期鸭子的饲养数量最多,鸭群大,密度高,各处鸭群放牧流动比较频繁,健康鸭群和病鸭群接触的机会多。鸭瘟发病持续时间几天到一个月不等,整个流行过程2—6个星期。
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5天,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一般42.5—44℃,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增加,两只脚发软,翅膀下垂,伏地不起。强迫驱赶时,步态不稳,走不了几步就倒地,严重的病鸭完全不能站立。特征性症状就是流眼泪和眼睑水肿,导致眼睑周围的羽毛潮湿,并且分泌粘稠的黄白色脓液,粘连眼睑致使眼睛不能张开,鼻腔也有稀薄或者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粗哑。头颈及下颌一样粗,群众称为"大头瘟“,病鸭常常下痢,排出绿色或者灰白色的稀粪沾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病到后期体温降低到常温以下,不久就将死亡,病程一般为2—10天。
预防
目前对鸭瘟还没有特效因为治疗,在没有发生鸭瘟病的地方要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对20日龄的雏鸭安全有效,免疫期可以达到6个月,成年鸭接种后,免疫期可以达到一年。
一旦发生鸭瘟,除迅速对鸭群进行全面检疫,采取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外,还必须及早用鸭瘟疫苗对还没有症状的鸭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可以防止鸭瘟进一步蔓延。
同时,严格禁止病鸭外售,停止放牧,防止散毒,扩大疫情。对所有的病鸭要急性扑杀。扑杀时的血水、粪便、羽毛、废水等要严格消毒和深埋。对于所污染的用具和场所必须彻底消毒。与发病地点相邻的地方,所有的鸭及鹅也要急性紧急接种。
不要从疫地区引进鸭,如果必须引进雏鸭要经过隔离饲养两个星期没有疫病后才能混群养殖。不要到疫区放牧,严格卫生消毒,对鸭舍、饲养管理用具等定期用10%石灰乳、5%漂白粉溶液或者其他消毒液消毒。
二、禽霍乱的防治
(一)症状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秆菌引起的家禽和野禽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以相互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禽霍乱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1、最急性型,常常在禽霍乱病开始暴发的初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病鸭突然死亡。
2、急性型,病鸭体温升高到43—44℃,精神萎钝,食欲不振,爱喝水,口、鼻流出粘液,摇头、呼吸困难,所以称”摇头瘟“。病鸭常常出现剧烈下痢,粪便黄白色或者绿色稀粪,病程1—3天死亡。
3、慢性型,病鸭由急性转为慢性,病鸭体弱消瘦,常发生关节肿大,行动困难,有时掌部出现一侧或者两侧肿大,口鼻部有许多粘液,咳嗽,喘气等。
(二)禽霍乱的预防
1、预防接种禽霍乱菌苗,免疫3—6个月,接种后的反应不久强,注射后三天内表现精神萎钝,食欲减少或者不吃。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
3、严格隔离病鸭,妥善处理鸭尸体,彻底消毒鸭舍、活动场、水塘和用具。
4、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感染。如果引进雏鸭必须从健康的鸭场引进。
(三)治疗
1、抗生素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对急性禽霍乱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注射青霉素可以大大降低病鸭的死亡率。每只病鸭肌肉注射青霉素2—5万单位,病情严重的鸭可以注射10万以上单位,每隔4个小时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次效果很显著。链霉素的注射剂量,体重在2—3公斤的成年鸭每只肌肉注射10万单位,体重0.5—1公斤的鸭肌肉注射3—5万单位,每天注射两次。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公斤体重20毫克)或者金霉素(每公斤体重40毫克),或者在饲料中添加0.1%的土霉素,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磺胺类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中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等效果最好,可以在病鸭的饲料中均匀地加入0.5—1%的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或者在饮水中混溶0.1%,连续喂3—4天。
3、中草药,治疗禽霍乱的中草药很多,其中以穿心莲效果不久显著,每只大鸭每次可以肥穿心莲鲜叶10多片,每天2—3次,连续2—3天。大群治疗可以用穿心莲干叶煮水混入饲料中喂。
养鸭的朋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更多更实用的养殖技术、饲料制作、种植技术,请关注老周说三农,咱们共同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羊衣原体病如何治疗?
病羊治疗隔离发病羊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羊采取氯霉素和硫酸卡那酶素联合用药肌肉注射,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千克30毫克,硫酸卡那霉素千克1.5万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每只4毫克,3天为一疗程,同时全群0.1浓度的氟哌酸溶液饮水。必要时用高免血清或疫苗给羊作紧急免疫接种。也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青霉素3万单位/千克、链霉素1.5万单位/千克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地塞米松4毫克~12毫克,安钠咖0.5克~2克分别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
为防止细菌耐药,待病情缓解后可改用氟苯尼考每千克10毫克,硫酸卡那霉素每千克1.5万单位,地塞米松4毫克~12毫克,分别肌注,每天1次,直至康复。
对食欲废绝、高烧不退的重症病羊加用30%安乃近3毫升~5毫升肌注,5%糖盐水250毫升~500毫升、安钠咖1克、维生素C5毫升混合静滴。也可用10%葡萄糖250毫升、10%磺胺嘧啶每千克0.2毫升、40%乌洛托品10毫升~20毫升混合静滴,每天1次,连用3天。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饮用口服补液盐增加营养,调整电解质平衡,有利于病羊恢复。上述药物在体温、呼吸等生理指征恢复正常后巩固1天~2天,防止复发。经采取上述防治措施,除3头重症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他病羊均痊愈,并不再有新病例发生。
体会
本次发病,寒冷、潮湿和刺激性气体以及突变的气候是诱因。羊巴氏杆菌是以非致病状态存在于健康羊呼吸道及消化道内,属条件致病菌。冷热交替、潮湿多雨等异常气候造成机体衰弱,病原伺机侵染,内源性感染并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本病例中发病后畜主未能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有效防治措施,使该病由原本内源性传染发展至外源性传染并迅速得以传播,导致本病的暴发与流行。因此建议养羊户在此季节搞好圈舍卫生,及时清除粪尿污物,通风干燥,遮雨防晒,定期消毒,减少发病诱因。增加精料及矿物质、维生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条件的可添加益生素及保健营养药品,可抑制有害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控制本病的发生效果极佳。
本地养羊户一直以口蹄疫、羊三联四防、羊痘等防疫为主,忽视羊巴氏杆菌病的免疫接种,这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羔羊首次越冬,对寒冷的气候缺乏适应能力,本身抵抗力又差,故发病率高于成年羊。羔羊抵抗力弱,多在肺充血、水肿期即死亡,成羊可达到肝变期形成典型的纤维素性肺炎。由于巴氏杆菌血清型较多,不同型间多不发生交叉免疫,市售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因此在预防时采取本场发生疫病分离的菌种制成简易苗,具有针对性,效果较明显。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在绵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肺炎。本病分布广泛。严谨周密有效的免疫接种,防患于未然,是控制羊巴氏杆菌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一时疏忽或侥幸淡薄的防疫意识,必给养羊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不可掉以轻心。
本病对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首次用药须倍量且足够疗程,切忌给药1次~2次不见效就急于更换药物。配合使用地塞米松、安钠咖、安乃近等药物对制止休克,控制体温,改善循环效果甚好。须注意在使用地塞米松时,不可骤然停药,否则会导致病原复发或病症加剧,待症状缓解后以渐减剂量逐渐停药为宜。在输液时,对呼吸高度困难的病羊,要慎重输液,以免引发肺水肿窒息死亡。另外,病羊一旦出现体温下降,粪便大量潜血,心律不齐,常预后不良,可果断放弃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鸡的巴氏杆菌病是什么症状?怎样预防和治疗?
鸡的巴氏杆菌又称为禽霍乱,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巴氏杆菌抗原构成复杂,目前我国鸡霍乱的多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创伤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散发性,以秋末春初发生,潜伏期2-7天,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三种,急性病有败血症的病变,皮下组织和腹腔中脂肪及肠膜、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慢性病变多局限于某些器官,腿或翅膀关节肿大、变形,有炎性渗出物。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使鸡保持一定的抵抗力,搞好环境卫生,几时定期的消毒,以切断各种传播途径,一旦发病只要及时用药防治,迅速抑制病情,用各种广普抗菌剂,如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为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
牛易生的病有哪些?
夏秋高温季节,牛易生眼虫病 (又名吸吮线虫病),此病对牛危害较大。牛病初出现结膜潮红、充血、肿胀、发炎、流泪,有浆液性或浓性分泌物,后逐渐加重增多,眼睑肿胀,角膜浑浊或溃疡、穿孔,病牛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烦躁不安,摇头擦眼,羞明怕光,严重时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失明,母牛产奶量减少。在牛的饲养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便去掉了其日粮中的干草,全部喂给鲜嫩多汁、甘甜可口的青草。牛非常喜欢采食,常常出现过饱现象,引起胃肠不适应或负担过重而发生水泻。
(1)牛巴氏杆菌病:恩诺沙星、硫酸链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2)牛布鲁氏菌病:环丙沙星、土霉素,布鲁氏苗病活疫苗
(3)牛副伤寒:环丙沙星、牛副伤寒灭活疫苗
(4)犊牛大肠杆菌病: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磺胺对甲氧嘧啶
(5)牛结核病:异烟肼,利福平、硫酸链霉素
(6)牛放线苗病:青霉素G、硫酸链霉素、林可霉素
(7)气肿疽:气肿疽灭活疫苗,气肿疽抗血清
(8)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土霉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疫苗
(9)炭疽:红霉素、抗炭疽血清、11号炭疽芽孢疫苗、无荚膜炭疽芽胞苗
(10)口蹄疫:口蹄疫O型、A型灭活苗
幼牛呼吸快而短促,鼻流粘稠液,是什么病?
牛犊流清鼻涕是感冒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治疗。
牛以流鼻液为主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巴氏杆菌
1、牛副流感:病牛体温升高到41℃以上,咳嗽,流黏性鼻液,流泪,有脓性结膜炎。呼吸困难,发出呼噜声,听诊可见湿罗音。牛群中发病率在60%——90%之间。本病的发生多与运输因素等应激有关,如在应激因素过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应怀疑本病。
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呼吸道型病初高热达39.5——42℃,有多量黏脓性鼻漏,鼻黏膜高度充血,有浅溃疡,鼻窦及鼻镜因组织高度发炎而称为"红鼻病”,或重者鼻粘膜坏死,称“坏死性鼻炎”。临诊上还有生殖道型,流产型,脑炎型和眼炎型。
3、牛流行热:病牛眼结膜潮红,充血,流泪,口腔流涎及鼻流浆液性鼻液,腹式呼吸,呼吸急促。还有后驱僵硬,跛行,一般取良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轻症2——3d内即可恢复正常,故又有“三日热”,“暂时热”之称。
4、牛呼吸道和胞体病毒病:急性形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流涎,呈泡沫状,由口角周边淌下,量多。两侧性鼻液,初为浆液性,以后转为粘液性,有时混有血液。呼吸频率加快,张口呼吸,发出呻吟音。有些病牛出现双相疾病。
5、肺结核:病牛病初有短促干咳,清晨时症状最为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变为湿咳,咳嗽加重,频繁,病有淡黄色黏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次数增多,甚至呼吸困难。
6、传染性胸膜肺炎:多发生于流行初期。病牛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干咳,呼吸加快,呼吸极度困难,呈腹式呼吸,可视黏膜发绀。咳嗽逐渐频繁,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典型病变,表现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多为一侧性,以右侧居多。肺肿大,变硬,呈紫红色,红色,灰白色,黄色或灰色等不同时期的肝变,肺切面呈大理石状,肺间质变宽,淋巴管高度扩张呈蜂窝状。胸膜增厚,表面有纤维性附着物,与肺部黏连。
7、衣原体病:肠炎肺炎型。主要见于6月龄以内牛犊。潜伏期1——10d。病犊呈现沉郁,粘液性,水样,血样下痢,体温升高至40.6℃,流泪,流浆液性鼻液。随后出现咳嗽和支气管肺炎症状。临床=诊上还有关节炎型,脑脊髓炎型和流产型。
二、寄生虫病
1、弓形虫病: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流鼻涕,口流沫,发热,以及阵发性痉挛,磨牙,头颈震颤,偶尔有腹泻带血。另外,引起母牛的流产,早产。
2、肺丝虫病:病初主要表现为咳嗽,初为干咳后为湿咳,运动时或夜间和清晨出圈时更为显著。呼吸音明显粗厉。阵发性咳嗽时,常咯出含有幼虫及虫卵的粘液团块,鼻孔中排出粘稠分泌物。
三、其他疾病
1、大叶性肺炎:病牛整个肺叶发生急性,高热性炎症,临诊上以高稽留热型,流铁锈色鼻液,肺部有广泛性混浊音区为特征。
2、支气管炎:病牛以咳嗽,流鼻涕,不定温和支气管啰音为特征。
3、感冒:以鼻流清鼻涕,咳嗽,羞明流泪,呼吸增快,皮温不整为特征。早春晚秋天气多变时多发。
牛犊为我国优良的地方犊牛品种,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我国著名品种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和晋南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