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又称烂根病、鸡屎烂、臭七等。该病在一年生至三、四年生的三七上都能发生,但主要危害一、二年生三七。发病时,地上部叶色变黄,生长势差。初期中午温度高时,叶稍下垂,早晚尚可恢复。挖出病株,根部染病变成黄褐色或糜烂。主、侧、须根都能发病,以主根居多。并且以根茎部羊肠处开端糜烂的最为常见。若仅一侧根腐,地上部分有时涌现相应一边的叶子变黄色。后期病根全体成为黑褐色或灰白色,稀泥浆状,故称“鸡屎烂”,可能与细菌继而侵入有关。每年5—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重。
病原称茄镰孢根病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气生菌丝较发达,菌丛具条纹,密厚。小孢子产生早而多;单生于小型瓶梗上,形状多样,以弯卵圆形居多。大孢子产生于多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产孢细胞瓶梗状;大孢子呈不等边纺锤形,微弯,较宽短;2-4个分隔,以3个分隔的占绝大多数;通常基部第2细胞最宽;顶端细胞稍呈喙状。3个分隔的大孢子。该菌除侵染三七的根外,还可侵染马铃薯的块茎、郁金香的鳞茎、魔芋的块茎等。
传播和发病条件以种子、种苗、病土及病残体带菌越冬,田间泥土粘重、排水不良、地下害虫多,易诱发此病。尤其是二年生三七移栽后,浇水不匀,泥土水分饱和,根毛易窒息死亡,病菌侵入易发病。3月出苗期就有发生,5月气温升高、单调,病害停滞,6—9月高温多雨,进入发病顶峰期。该病发生还与运输苗木进程中失水过多或受热有关。田间土质过粘,植株生长不良,造成根组织抗病力不强易发病,生产上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健康的种子和种苗。(2)选择排水良好、泥土蓬松的地块种植三七。(3)履行5年以上轮作,通常三七连作不宜超过3年。(4)抓好三七园的管理,及时消除病株或病根,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冬春避免忽干忽湿,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5)发病初期用1∶2∶250-300倍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浇灌根部,有一定效果。
(来源:农业科技报作者: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