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许多地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发生严重,生产上普遍反映用常用杀虫剂防治效果差。今年夜蛾类害虫发生情况怎样?如何防治夜蛾类害虫?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江苏省植保站杨荣明研究员。
据杨荣明介绍,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属迁飞性害虫,偶发性强,地区间、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大,夏秋季高温干旱易暴发。2009年我省夜蛾类害虫发生较轻,2010年发生严重。近年来夜蛾类害虫在浙江和上海都维持在中等偏重发生水平。总体来看,近年来这两种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明显比20世纪90年代重。由于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田作物种类多,食料丰富,有利于夜蛾类害虫生长发育和繁殖。预计今年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在我省的发生程度与去年相近,达偏重发生水平。夜蛾类害虫发生严重与否主要取决于夏秋季的气候条件,夏秋季高温干旱,发生重;反之,发生轻。
“生产上反映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难防治,主要原因是用药滞后,当发现其危害时往往已错过防治适期,田间世代重叠,成虫、高龄幼虫、低龄幼虫和卵同时存在,用药防治效果差。”杨荣明介绍说。防治夜蛾类害虫应抓住低龄幼虫高峰期、没有分散危害前用药,及时关注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监测预告和防治意见,做到适期用药。
夜蛾类害虫每年发生代数多、发生量大、抗逆性强,易暴发成灾。部分地区因长期反复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等杀虫剂,导致害虫对这些药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差。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氯虫苯甲酰胺、乙乙基多杀菌素、虫酰肼、茚虫威、虫螨腈等药对夜蛾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注意交替用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根据夜蛾类害虫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施药应在傍晚进行,除了对植株均匀喷药外,植株根际附近的地面也要喷透,以防滚落到地面的幼虫漏治,提高防治效果。另外,夜蛾类害虫嗜好在甘蓝、白菜等蔬菜上集中产卵,人工摘除卵块能有效控制危害。成虫盛发期在田间悬挂性诱剂和诱捕器,能诱杀大量成虫,显著减轻发生程度。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作者:谭立云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