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鼠皮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鼠皮 |
拉丁名 | Shǔ Pí |
英文名 | Mouse shin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1.栖息于住宅、阴沟、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处。 杂食性。好啃咬衣物、家具和雏禽。活动多在夜间,以午夜最活跃。2.栖息于屋内,也活动于野外的农田。当作物成熟时,吸时则迁至田间。杂食必,几食一切物品。资源分布:1.分布几遍全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本草纲目》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和黄胸鼠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2.Rattus flavipectus Milne-Edward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捕后剥皮,鲜用或烘干烧灰。 |
《中华本草》:鼠皮
拼音注音
Shǔ Pí
英文名
Mouse shin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和黄胸鼠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2.Rattus flavipectus Milne-Edward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捕后剥皮,鲜用或烘干烧灰。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住宅、阴沟、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处。 杂食性。好啃咬衣物、家具和雏禽。活动多在夜间,以午夜最活跃。
2.栖息于屋内,也活动于野外的农田。当作物成熟时,吸时则迁至田间。杂食必,几食一切物品。
资源分布:1.分布几遍全国。
2.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原形态
1.褐家鼠,体长15-22cm,体重72-290g。耳短而厚,前折不能遮眼。尾明显短于体长,前足4趾,后足5趾,均具爪,后足长3.5-4cm。雌性乳数6对。被毛粗糙,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杂有许多黑长毛,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面苍灰色,略带一此致乳黄色。足背苍白色。尾毛两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鳞片组成的环节明显,鳞片的基部和有白色和褐色的细毛。
2.黄胸鼠,体长13.5-18cm,体重74-134g。尾细且超过体长。体形较褐家鼠细长,耳壳溥而长,向前折可盖住眼。前、后足细长,分别为4趾和5趾,均具爪。乳头胸部2对,鼠蹊部3对,个别6对,即在腹部增加1对。背毛棕褐色,毛基深灰。腹毛灰黄色,毛基浅灰色,在胸部毛色更黄,有时具一块白斑。前足背的中央毛灰褐色,四周灰白色,而后足背为白色。尾上下全为暗褐色。
归经
肺;心经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敛疮。主痈疖疡久不收口;附骨疽
用法用量
外用:1张,烧灰涂敷;或生剥贴敷。
复方
治脓溃后疮不合: 烧鼠皮一枚。作末,敷疮孔中。 (《干金方》)
各家论述
《纲目》:烧灰,封痈疽口冷不合者。生剥贴附骨疽疮,即追脓出。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