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小白薇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小白薇 |
拉丁名 | Xiǎo Bái Wēi |
英文名 | |
别名 | 白龙须、白薇、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野向阳草地。分布云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云南中草药》 |
更多 | 为萝摩科植物云南娃儿藤的根。秋、冬采根。洗净晒干。 |
《中药大辞典》:小白薇
拼音注音
Xiǎo Bái Wēi
别名
白龙须、白薇(《滇南本草》),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云南中草药》)。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萝摩科植物云南娃儿藤的根。秋、冬采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向阳草地。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左右。根多数,簇生,细长圆柱形,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被棕色短毛。叶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向上则成披针形,先端尖,基部钝圆,全缘,两面均被稀疏的短毛;叶柄短。聚伞花序生于茎顶及叶腋;花暗紫红色。蓇葖果长圆锥形,长约4.5厘米,熟后开裂,散出种子。种子扁平,棕红色,顶端有丝光状柔软长毛。花期夏、秋。
性味
《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涩。"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专治寒疼,肚腹酸疼。"
②《云南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虚痨,恶性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
治蛇、虫咬伤:小白薇三钱,水煎服;外用适量,加红糖捣烂敷伤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