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犀角 |
---|---|
门类 | 中药材·《海药本草》·兽部 |
中文名 | 犀角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李珣·五代(公元907-960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犀角·《海药本草》·李珣 |
更多 | 作者:李珣 朝代:五代 年份:公元907-960年 |
谨按《异物志》云∶山东海水中,其牛乐闻丝竹,彼人动乐,牛则出来,以此采之。有鼻角、顶角,鼻角为上。大寒,无毒。主风毒攻心 热闷,痈毒赤痢,小儿麸豆,风热惊痫。并宜用之。凡犀屑了,以纸裹于怀中良久,合诸色药物,绝为易 。又按通天犀,胎时见天上物命过,并形于角上,故云通天犀也。欲验于月下,以水盆映,则知通天矣。
《正经》云∶是山犀,少见水犀。《五溪记》云∶山犀者,食于竹木,小便即竟日不尽。夷僚家以弓矢而采,故曰黔犀。又刘孝标言∶犀堕角,里人以假角易之,未委虚实。(《大观》第十七卷,17页;《政和》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