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猪獠参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猪獠参 |
拉丁名 | Zhū Liáo Shēn |
英文名 | |
别名 | 观音竹、土洋参、蛇蓼子、大一枝箭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坡、疏林、沙地及草坪等向阳干燥处。分布东北以至南部及西南各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四川中草药》 |
更多 | 为兰科植物小长距兰的全草或带根全草。3~4月采收,晒干。 |
《中药大辞典》:猪獠参
拼音注音
Zhū Liáo Shēn
别名
观音竹(《植物名实图考》),土洋参、蛇蓼子、大一枝箭(《四川甲药志》)。
出处
《四川中草药》
来源
为兰科植物小长距兰的全草或带根全草。3~4月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沙地及草坪等向阳干燥处。分布东北以至南部及西南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30~40厘米。根肉质粗大。叶互生,基部的1~2叶变为浅绿色膜质的鳞片,抱茎;中部的叶2~4片,较大,阔卵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成鞘状抱茎;上面中脉凹,下面中脉突出,平行侧脉约20条;上部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下有1披针形苞片,较花为长;花疏生,黄绿色,径约10毫米;外轮花被卵形,先端钝,内轮稍狭,宽披针形;唇瓣较花被片略长,舌状,全缘,钝头,距线状,较子房略长,先端扁平;花药分叉,蕊喙低,钝三角形,花粉块棒状,具柄;于房下位,圆筒状,有棱,扭曲。蒴果。
性味
《四川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四川中药志》:"治肾虚腰痛,咳嗽气喘及头昏身软。"
用法用量
内服:炖肉,1~2两。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