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樝子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樝子 |
拉丁名 | Zhā Zǐ |
英文名 | |
别名 | 和圆子、西南木瓜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分布湖北、四川、陕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本草经集注》 |
更多 | 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烘干。 |
《中药大辞典》:樝子
拼音注音
Zhā Zǐ
别名
和圆子(《雷公炮炙论》),西南木瓜(《中药志》)。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分布湖北、四川、陕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原形态
木桃(《埤雅》),又名:狭叶木瓜。
灌木,高达3米。枝棕褐色,有明显皮孔,多刺。单叶,具柄,叶椭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3~11厘米,宽1~3.3厘米,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腺状锐尖细密锯齿,嫩叶下面中脉被有棕色短柔毛。花数朵簇生,与叶同时或先叶开放;花萼5,近于长圆形,全缘,直立,紫红色;花瓣5,近圆形;雄蕊多数,花药背着;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分离,下部稍连合,基部密被白色柔毛。梨果。圆锥状卵形至卵圆形,色微黄,味酸。种子呈三角形,扁平,两头尖,暗褐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性状
干燥果实略呈椭圆形,长约5~9厘米,直径约3~5厘米。顶端有凹窝,下端较窄,有凹入的果柄痕。多纵剖为卵状半球形,表面棕红色至暗红色,微有光泽,有不规则深皱纹。纵剖面中心有凹隙,赤褐色,平滑光泽,边缘成沟槽,赤黄色,颗粒性,有时可见子房隔壁和略呈三角形的种子。质坚实。气微香,味酸涩。以个大、色棕红者为佳。
性味
酸涩,平。
①《雷公炮炙论》:"味涩微酸。"
②孟诜:"平。"
注意
①《雷公炮炙论》:"伤人气。"
②孟诜:"损齿及筋,不可食。"
功能主治
治吐泻转筋,恶心泛酸,痢疾。
①《本草经集注》:"断痢。"
②孟诜:"主霍乱转筋,煮汁食之。"
③《本草拾遗》:"去恶心酸咽,止酒痰黄水。"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