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辣蓼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辣蓼草 |
拉丁名 | Là Liǎo Cǎo |
英文名 | |
别名 | 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江苏植物志》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dolium Sibth.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晾干。 |
《中华本草》:辣蓼草
拼音注音
Là Liǎo Cǎo
别名
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
出处
出自《江苏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dolium Sibth.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5-2.5m。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色斑点,被绵毛,节稍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或几无柄;托叶鞘膜质;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被疏绒毛,下面被灰白色绵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或粉红色,密生;花被4-5裂,有脉,无腺点;雄蕊通常6枚;花柱2。瘦果卵圆形,扁平,两侧面中部微凹,褐黑色而光亮,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初夏,果期秋季。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直径约至6mm;表面有紫红色斑点。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有腺点;托叶鞘无缘毛。圆锥花序,花密生;花被4裂,有腺点。气微,辛、辣。
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①上表皮多列性非腺毛较多,长80-273μm;单细胞非腺毛较少,长约至1120μm,直径约7μm,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腺毛较多,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4-15个细胞,直径27-36μm。②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腺毛偶见。③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辣蓼(品种未鉴定)煎剂20-60%对各种痢疾杆菌于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
2.外用 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性味
辛;性温
功能主治
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
复方
治痢疾:辣蓼一把。晒干,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