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角螺厣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角螺厣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angle snail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10-50m深的泥沙质海底。2.生活于近海10-70m深的泥沙质海底。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2.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fusus tuba(Gmelin)[Semifusus tuba Gmelin]2.Hemifusus ternatanus(Gmelin)采收和储藏:捕得后, |
拼音注音
Jiǎo Luó Yǎn
英文名
angle snail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fusus tuba(Gmelin)[Semifusus tuba Gmelin]2.Hemifusus ternatanus(Gmelin)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入沸水中烫死,取厣,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10-50m深的泥沙质海底。
2.生活于近海10-70m深的泥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2.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原形态
1.管角螺,贝壳呈号角状,质坚厚,一般壳高163-180mm,宽90-107mm,螺层约9层,螺旋部短锥形,其高度不及壳高的1/3。体螺层中部膨大,前端狭长。自螺旋部第3层开始至体螺层止,每层的肩部膨大,前端狭长。自螺旋部第3层开始至体螺层止,每层的肩部有1裂随着螺层旋转的结节突起和细密的肋纹,突起和肋纹愈向前方则愈强大,至体螺层形成三角棘突。壳表被黄褐色壳皮,上有黄褐色或淡棕色茸毛,细密,成纵行排列,死后茸毛易脱落。壳口长大,后部较宽,前沟很长。内面肉色,有光泽。钊唇较厚,于肩角部外扩成棘,边缘完整;内唇薄,贴附于体螺层上,无脐。厣有质,较厚,梨形,前端尖,棕色,核位于前端外侧,生长线粗糙呈皱褶状。
2.天狗角螺,贝壳长纺锤形,质坚厚,一般高220-305mm,宽 95-110mm,螺约9层缝合线明显,自上而下逐渐增宽。螺旋部短,约为壳高的1/3。每一螺层中部扩张,略呈圆形隆起,肩部有较弱的结节。体螺层中部膨大,前端比管角螺更为狭长。壳面具有粗细相间的螺肋,并被有带细茸毛的黄褐色壳皮,茸毛脱落后露出淡肉色的壳面。壳口比前种更狭长,壳内面为淡肉红色,外唇稍厚,边缘完整;内唇薄,贴附于体螺层上,无脐。前沟形成细长的水管沟。厣角质,梨形,棕黑色。较粗糙,有皱褶。
性状
性状鉴别(1)管角螺,厣梨形,较厚,前端尖,棕色或棕黑色,较粗糙,核位于前端外侧,生长线明显,呈皱褶状,夫脐,角质,质韧。气微,味微甘、咸。
(2)天狗角螺,厣呈长卵圆形,褐色,核位于前端。
化学成分
管角螺厣含胶原蛋白。天狗角螺含2-氨基乙基膦酸(2-amino-ethylphosphonic acid)。
性味
味甘;微咸;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滋阴补虚。主白带过多;小儿头疮;中耳炎;下肢溃疡;阴虚潮热;体虚资汗;四肢酸软
用法用量
内服:焙干研末,5-15g。外用:适量,煅,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