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赤石脂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崇原》·卷上\本经上品 |
中文名 | 赤石脂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志聪·清(公元1674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赤石脂·《本草崇原》·张志聪 |
更多 | 作者: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朝代:清·康熙十三年;年份:公元1674年。 |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黄胆,泄痢,肠癖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疮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色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本经》概言五色石脂,今时只用赤白二脂。赤白二脂,赤中有白,白中有赤,总名赤石脂。不必如《别录》分为二也。始出南山之阳,及延州、潞州、吴郡山谷中,今四方皆有。此石中之脂,如骨之髓,故揭石取之以理腻粘舌缀唇者为上。)
石脂乃石中之脂,为少阴肾脏之药。又,色赤象心,甘平属土。主治黄胆、泄痢、肠癖浓血者,脾土留湿,则外疸黄而内泄痢,甚则肠癖浓血。石脂得太阴之土气,故可治也。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者,少阴脏寒,不得君火之阳热以相济,致阴蚀而为下血赤白,邪气痈肿而为疽痔。石脂色赤,得少阴之火气,故可治也。恶疮、头疡、疥瘙者,少阴火热不得肾脏之水气以相滋,致火热上炎,而为恶疮之头疡疥瘙。石脂生于石中,得少阴水精之气,故可治也,久服则脂液内生,气血充盛,故补髓益气。补髓助精也,益气助神也,精神交会于中土,则肥健不饥,而轻身延年。《本经》概言五色石脂,故曰各随五色补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