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金丝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金丝草 |
拉丁名 | Jīn Sī Cǎo |
英文名 | |
别名 | 猫毛草、肥马草、枪草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沙地上、山野或荒芜田野。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
更多 | 为禾本科植物臭草的全草。夏季采收。 |
《中药大辞典》:金丝草
拼音注音
Jīn Sī Cǎo
别名
猫毛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肥马草、枪草(《种子植物名称》)。
出处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臭草的全草。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沙地上、山野或荒芜田野。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细弱,较稠密,基部常密生分蘖。秆直立,丛生,或基部膝曲。叶鞘光滑或微粗糙,上部者短于节间,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1~3毫米,顶端撕裂而两侧下延;叶片质较薄,长6~15厘米,宽2~7毫米,干时常卷折,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圆锥花序窄长,直立,长8~15厘米,宽约1厘米,具较密之小穗,长约5毫米,通常具2枚孕性小花,淡绿色或乳脂色,顶部由数个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形;颖几等长,膜质。小穗柄短,细弱,常弯曲。颍果褐色,光亮,纺锤形,长约1.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甘,凉。"
功能主治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