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爬山猴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爬山猴 |
拉丁名 | Pá Shān Hóu |
英文名 | |
别名 | 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岩蜈蚣、野海棠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阴处。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
更多 | 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的全草及根茎。秋后采集。 |
《中药大辞典》:爬山猴
拼音注音
Pá Shān Hóu
别名
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的全草及根茎。秋后采集。
生境分布
生于阴处。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有节,有鳞片。叶自根生;盾状矩圆卵形,长7~12厘米,宽5~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波状,下面紫色;叶柄长5~15厘米,红色,无毛。花茎红色,无叶,无毛,较长于叶柄;花雌雄同株,二歧聚伞花序,顶生;雄花淡红色,花被4,2枚大,卵圆形,长1.5~1.8厘米,2枚小,披针形,长6毫米,雄蕊多数;雌花有2枚圆卵形花被,子房3室,有3个不等大的翅,花柱3。
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味涩微酸,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消伤肿,逐瘀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跌打损伤:干爬山猴二钱,淫羊藿二钱,杜仲二钱,红牛膝二钱,红禾麻二钱,大血藤二钱,黑骨头二钱,水冬瓜二钱,阎王刺二钱,耗子屎二钱,四块瓦二钱,搜山虎二钱,土三七二钱,一口血二钱,铁筷子二钱,川芎一钱,伸筋草二钱。抱酒两斤,每晚临睡时吃一小杯。
②治跌打损伤有瘀血:爬山猴五钱。泡酒服。或捶绒敷伤处。
③治虚肿:爬山猴五钱。煎水服。
④治肺结核:爬山猴五钱,铁包金(冻绿根)、金银花、马鞭草各三钱,折耳根五钱。煎水常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