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西番莲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西番莲 |
拉丁名 | Xī Fān Lián |
英文名 | |
别名 | 玉蕊花、西洋鞠、转心莲、转枝莲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多栽培于庭园。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植物名实图》 |
更多 | 为西番莲科植物西番莲的全草。夏、秋采收。 |
《中药大辞典》:西番莲
拼音注音
Xī Fān Lián
别名
玉蕊花((花镜》),西洋鞠、转心莲(《植物名实图考》),转枝莲(《四川中药志》)。
出处
《植物名实图》
来源
为西番莲科植物西番莲的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庭园。
原形态
多年生缠绕性草本。茎细长,达4米左右,有细毛,嫩茎有纵棱线,老茎呈圆柱形,具单条卷须,着生在叶腋处.叶互生,掌状3或5深裂,长6~10厘米,阔9~15厘米,裂片披针形,先端尖,锯齿缘,基部心脏形而带凸形;叶柄长扣5厘米,先端近叶基处有2蜜腺。花单生叶腋,花梗长5~7厘米;苞片3,形小,皱缩不平;萼片5,矩形,先端圆,背有一突起;花瓣5,呈淡红色,副花冠须状,呈浓紫色或淡紫色;雄蕊5,药能转动,状如时钟;子房上位,花柱;8枚。浆果椭圆形,成熟后黄色。花期秋季。
化学成分
花和果穗中含焦性儿茶酚、没食子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肉豆蔻酸、谷甾醇、葡萄糖等。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
①王殿翔《生药学》:"用于神经痛,失眠症,月经痛及下痢等症,有麻醉及镇静作用。"
②《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化痰。治风热头昏,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复方
治风热头痛:西番莲叶、菊花、桑叶、夏枯草、荷叶。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