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木麻黄种子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木麻黄种子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北部及太平洋岛屿近海沙滩和沙丘上。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沿海地区有栽培。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至近干,脱下种子,充分干燥。 |
拼音注音
Mù Má Huánɡ Zhǒnɡ Zi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至近干,脱下种子,充分干燥。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北部及太平洋岛屿近海沙滩和沙丘上。
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沿海地区有栽培。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10-30m,胸径约70m。幼树的树皮为赭红色,较薄,皮孔密集;老树的树皮粗糙,深褐色,不规则纵裂,内皮深红色。枝红褐色,有密集的节,下垂。叶鳞片状,淡褐色,常7枚紧贴轮生。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穗状,几无总花梗 ;雄花花被片2,早落;有1枚雄蕊和4个苞片;雌花序为球形或头状,顶生于短的侧枝上,较雄花序短而宽;雌花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生,无花被;雌蕊由2枚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初为2室,因后位退化而成为单室,花柱短,有2条通常为红色的线形柱头,球果,直径1-1.2cm,有短梗,木质的宿存小苞片背面有微柔毛,内有一薄翅小坚果;种子单生,种皮膜质。花期4-5月,果期7-10月。
性味
味微涩;性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主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