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水茴香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水茴香 |
拉丁名 | Shuǐ Huí Xiānɡ |
英文名 | |
别名 | 田根草、水薄荷、水八角、水荆芥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野沟边阴湿地。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产四川、广西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分类草药性》 |
更多 | 为玄参科植物大叶石龙尾的全草。秋季采,晒干。 |
《中药大辞典》:水茴香
拼音注音
Shuǐ Huí Xiānɡ
别名
田根草(《分类草药性》),水薄荷(《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八角(《陆川本草》),水荆芥(《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大叶石龙尾的全草。秋季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沟边阴湿地。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产四川、广西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芳香草本。茎多敷,粗壮,高30~60厘米,幼时被毛,老则秃净。单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4~8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近短尖,基部渐狭成一长6~25毫米的柄,边缘有小钝齿,上面多皱纹,有白毛,下面散生多数小腺点。头状花序腋生,无柄或有短柄;小花无柄;小苞片1枚,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萼被柔毛,裂片披针形;花冠智圆柱形,长约8毫米,先端多少2唇形,蓝紫色,口部黄色,上唇全缘或2裂,下唇3裂,扩展;雄蕊4,2强,内藏;子房上位,2室,花柱单生,顶端下弯。蒴果椭圆状,约与萼等长。花期秋季。
性状
干燥全草,茎黄棕色,具膨大的节;叶多脱落或皱缩卷曲,灰棕色,照之有多数透明腺点,揉之有八角茴香气。
性味
辛甘,温。
①《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平。"
②《陆川本草》:"性温,气味辛香。"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理气化痰。治水肿,胃痛,胸腹胀满,咳嗽气喘,小儿乳积,疮疖。
①《分类草药性》:"治水消肿,行周身血气。"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宽肠理气,利尿消肿。治蓄水臌胀。"
③《陆川本草》:"行气消肿,健胃止痛。治水肿、食欲不振、心气痛。"
④《南宁市药物志》:"燥湿去痰,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治气喘咳嗽,小儿奶瘕,疮疖,蛇伤,胃寒痛。"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健胃,顺气,解郁,利尿。治风湿热邪头痛,水肿,虚肿,胃气痛,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水茴香
拼音注音
Shuǐ Huí Xiānɡ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轮藻种植物水茴香的全草。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
多生于水边或池沼中。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细长,丝状,有节,节间约1厘米,淡绿色。假叶圆柱状,轮生于各节,又多又状分歧。雌雄器生于茎上节处。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利湿止咳。
复方
①治风热感冒:水茴香、水芹菜、水灯心各五钱,煨水服。
①治水呛咳:水茴香、水白莱、水白芷各三钱,煨水服。
②治烫伤,火伤:水茴香研末,加冰片少许,调麻油外敷患处。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