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毛柄锦香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毛柄锦香草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秉于海拔700-900m的山谷、山坡林下,或阴湿的路边、水旁、岩石缝间。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柄锦香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anisophylla Diel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碎晒干。 |
拼音注音
Máo Bǐnɡ Jǐn Xiānɡ C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柄锦香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anisophylla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碎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秉于海拔700-900m的山谷、山坡林下,或阴湿的路边、水旁、岩石缝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小灌木。下部常平卧,具匍匐茎,逐节生根,上升部分高约20cm,圆柱形,密布小皮孔,分枝或不分枝,小枝被微柔毛及疏长腺毛,略四棱形。同一节上的每对叶中,有1枚较大,叶对生;叶柄长6-17mm,被微柔毛;叶片坚纸质或略厚,广卵形至广椭圆形,有时下部的叶为披针状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钝或圆形,长5-11cm,宽4-8cm,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浅锯齿,齿顶具刺毛,5基出脉,叶面幼时被微柔毛及疏刺毛,以后微柔毛脱落,基出脉微凹,侧脉微隆起或不明显,背面基出脉隆起,被疏刺毛,侧脉微隆起,偶尔有1-2条刺毛。聚伞花序或紧缩几呈伞形花序,顶生或3-5个花序生于植株上部,长3.5-6cm,密被微柔毛;苞片早落,花梗长约6mm,被微柔毛;花萼钟状漏斗形,管长约3mm,被疏腺毛,四棱形,裂片短广三角形,先端点尖,长不到1mm;花瓣红色,长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先端短急尖,略偏斜,长约6mm,宽约4.5mm;雄蕊近等长,花药基部均无小瘤,药隔下延呈短距,长者长约12.5mm,花药长约6mm,短者长约10.5mm,花药长约5mm;子房近球形,先端平截,盘状,4裂。蒴果杯状,先端平截,钝四棱形;宿存萼与果同形,先端冠微露,被疏刺毛,长6mm,直径4.5mm。花期约6月,果期8-11月。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主湿热黄疸;水肿臌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