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水葱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水葱 |
拉丁名 | Shuǐ Cōnɡ |
英文名 | |
别名 | 水丈葱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湖边或浅水塘中。分布东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新疆、河北、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南京民间药草》 |
更多 | 为莎草科植物水葱的茎。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
《中药大辞典》:水葱
拼音注音
Shuǐ Cōnɡ
别名
水丈葱(《药材学》)。
出处
《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
为莎草科植物水葱的茎。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于湖边或浅水塘中。分布东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新疆、河北、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具多数须根。秆圆柱状,高1~2米,基部具膜质叶鞘,长可达38厘米,最上面一叶鞘具叶片。叶片线形,长1.5~11厘米。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钻状,常短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轴射枝长可达5厘米,一面凸,一面凹,边缘有锯齿;小穗单生或2~3个簇生,卵形成长圆形,长5~10毫米;鳞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稍凹,具短尖,膜质,棕色或紫褐色,背有锈色小点,边缘具缘毛;下位刚毛6条,红棕色,有倒刺;雄蕊3;柱头2,罕3,长于花柱,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双凸状,长约2毫米。花、果期6~9月。
性状
干燥茎,扁圆柱形或扁平长条形,长60~100厘米,径4~9毫米,亦有更粗的。外表淡黄棕色,有光泽,具纵直纹理,隐约可见横环纹;节少,稍隆起。花序淡黄色。质轻而韧,不易折断,切断面类白色,小孔多似海绵状。气味微弱。以干燥、色青、无根、无泥为佳。
炮制
清水洗净,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
《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复方
治小便不通:水葱、蟋蟀。煎水服。(《药材学》)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