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龙 闫 俊 (黑龙江省双城市畜牧兽医局 150100)
1 疫源地
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其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在疫源地存在的时间内,凡是与疫源地接触的易感动物,都有感染的可能。
有些疫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不依靠人类或家畜,自行通过传播媒介和易感宿主造成流行,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这种疫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地最初都处在原始森林、沙漠、草原和深山等荒野地区。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三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实际上自然疫源性是某种生态学现象,当人类活动介入自然疫源地时,自然疫源性疾病就会传染给人或家畜。很多家畜传染病最初都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如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乙型脑类、蓝舌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李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2 感染类型
感染的过程是错综复杂的,感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研究和学习,根据不同的角度将感染分为多种类型,具体如下。
按感染的发生分类。外源性感染是病原微生物从动物机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是已经寄居在动物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不形成感染,只是隐居在局部,当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弱时,隐居的病原体活化繁殖,毒力增强,进而引起的感染。
按侵入病原的种类等情况分类。单纯感染是由某种病原引起的感染。混合感染是由两种以上病原同时参与的感染。继发感染是指先有一种病原感染,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导致新病原侵入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引起的感染。
按临诊表现分类。显性感染,家畜表现出该病所有的明显临诊症状的感染。隐性感染,家畜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的感染,这种病畜称为亚临诊型病畜。顿挫型感染,病畜开始症状表现较重,但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的感染。一过型感染,病畜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出现即行恢复的感染。温和型感染,家畜临诊表现一直比较轻缓的感染。
按感染播及的范围分类。局部感染,(www.nczfj.com)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的局部病变的感染。全身感染,病原微生物冲破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病理反应的感染,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菌血症、病毒血症。
按症状是否典型分类。典型感染,病畜表现出该病特征性临诊症状的感染。非典型感染,病畜症状或轻或重,没有表现出特征症状的感染。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均属于显性感染。
按发病的严重性分类。良性感染,不引起家畜大批死亡的感染。恶性感染,引起家畜大批死亡的感染。
按病程长短分类。最急性感染,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内突然死亡。病畜症状和病变一般不显,急性感染,病程较短,数天至数星期不等,常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亚急性感染,病程比急性病例稍长。慢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1个月以上,症状常不明显,有时不表现可见症状。
特殊感染形式。持续性感染,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动物体长期或终身带毒,并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向外排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慢病毒感染,指潜伏期长,疾病过程缓慢,发病呈进行性且最终常以死亡为转归的感染。
3 发展阶段
传染病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过程,但为了便于研究和学习,把传染病分为4个发展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和转归期。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起,直到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但同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大致有一个范围。多数传染病在潜伏期不向外排出病原体,但少数传染病可以排出病原体,如狂犬病、猪瘟等。前躯期,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症状仍未明显表现出来。前躯期一般较短,主要表现一般性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明显期,家畜表现特征性症状的时期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转归期,明显期过后到疾病结束这段时期,如病原体致病性增强,动物体抵抗力减退,则动物以死亡为转归,如相反则动物以康复为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