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成军
(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鹤岗160000)
摘要:异嗜癖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一旦发生异嗜癖,因其警觉提高、食欲减退、机体消瘦、产奶量下降、严重的异物堵塞皱胃或营养极度不良而死亡。本文介绍异嗜灵防治奶牛异嗜癖效果,应用异嗜灵对奶牛异嗜癖进行了饲喂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地奶牛饲养集约化程度不高,多是以农村农户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饲养管理水平低,营养水平差,奶牛异嗜癖发病率高,给奶牛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严重。对于奶牛异嗜癖的防治,目前有好多使用方法,但没有特效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药物:异嗜灵,由黑龙江省富兰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140421。
试验动物:鹤岗市郊区宏达奶牛小区428头奶牛(试验奶牛的选择不分品种、年龄、胎次、体重、体型等,只要求产后不超过6个月的产奶牛即可),其中有异嗜癖症状奶牛86头,无异嗜癖症状奶牛342头。
试验设计:治疗试验:将86头异嗜癖病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43头,一组为对照组,按原饲料正常饲养,不添加异嗜灵;另一组为试验组,饲料中添加异嗜灵,异嗜灵每头lOOg/d。没有预试期,试验期28d。试验时间为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6月13日。
预防试验:将342头无异嗜癖症状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71头,一组为对照组,按正常饲养,饲料中不添加异嗜灵;另一组为试验组,饲料中添加异嗜灵,异嗜灵每头50g/d。预试期7d,试验期90d。试验时间为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8月21日。
饲养管理:将试验奶牛按常规专人饲养和管理。饲料分为精料和粗饲料,精料的配比为玉米53%、豆粕17%、DDGS11%、麦麸13%、磷酸氢钙2%、食盐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剂3%,其营养水平为产奶净能7.19 MJ/kg、粗蛋白18. 76%、钙0.87%、磷0.69%。日喂量按1.5kg奶0.5kg料,分3次喂给;粗饲料为粉碎的干玉米秸,自由采食和饮水。
观察项目指标:记录每头牛每天的产奶量,每天观察异嗜癖病牛临床症状,观察无异嗜癖症状奶牛的异嗜癖发病情况。
2.试验结果
2..1 治疗试验
具体治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的43头奶牛因没采取任何治疗措施,28 d后,没有好转的。试验组的43头奶牛中,治疗7d时,有27头奶牛痊愈,治愈率62. 79%;治疗14d时,有36头奶牛痊愈,治愈率83. 72%;治疗21d时,有41头奶牛痊愈,治愈率95. 35%;而治疗到28d时,仍就是有41头奶牛痊愈,治愈率95. 35%。
2..2预防试验
具体预防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的171头奶牛中,有36头牛出现异嗜癖症状,发病率21. 05%;试验组171头奶牛中,仅有36头牛出现异嗜癖症状,发病率2. 34%,试验组比对照组异嗜癖发病率降低23. 39%。产奶量方面,对照组试验期每头日均产奶量21. 88kg/d,每头日均增奶量减少1.48kg/d,下降6.34%;试验组试验期每头日均产奶量22. 91kg/d,日均增奶量每头1. 25kg/d,上升5.46%;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日均产奶量每头增加2. 73kg/d,提高奶产量11. 8%[养殖网:www.nczfJ.com/]。
3 分析与讨论
奶牛异嗜癖发病原因复杂,主要是由于机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也有其他原因。本治疗试验中,试验组的43头奶牛治疗21d时,治愈41头,治疗28d时,仍治愈41头,说明43头异嗜癖病牛中有41头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2头是其他原因引起。预防试验有2. 34%的奶牛发病,与治疗试验中其他发病原因的数量相符,也说明此问题。
异嗜灵是根据本地区天然牧草、饲料、土壤、饮水中矿物质含量的检测指标,以及发病地区病牛和健康牛体内矿物质含量的检测指标为依据,经综合分析研制生产的,对当地奶牛异嗜癖的防治效果显著,治疗1周治愈率超过50%,治疗3周即可基本痊愈;长期饲喂异嗜灵,即补充奶牛所需营养,有效地预防奶牛异嗜癖的发生,增加产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