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禽类发生啄癖的原因和防治

时间 : 11-14 投稿人 : Allen 点击 :

家禽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规模化养禽的不断增加,在饲养过程中各种家禽生长的各个阶段都经常会出现禽类互啄等不良现象,造成被啄者致伤或致死,直接影响了家禽饲养的整体效益。当前的市场上,蛋类是比较受到消费者关注的食品,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随着禽类饲养量的逐渐增加,由于饲养环境和饲养水平的不同,导致禽群中不断有疾病发生,其中啄癖就是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禽类发生啄癖的原因和防治。

禽类发生啄癖的原因和防治 | 三农知识

1、类型

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啄癖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啄肛癖:雏禽、初产蛋禽和产大蛋的行为是该种类型的主要发病群体,如果禽群中有禽表现啄肛就会给禽群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性,如果患病严重时会将其他禽腹腔内脏直接啄掏出来,造成禽死亡。②啄蛋癖:产蛋禽群是该种类型的主要发病群体,通常患禽见到产蛋箱中的蛋,或者是禽舍地面上的蛋就会进行叼啄。如果将蛋啄破,就会给禽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③啄羽癖:被羽被禽啄的情况最常见,而头羽、翅羽、尾羽次之,生产中此类啄癖也属于比较常见的情况。④啄趾爪、冠和肉髯:此种情况在禽群中时有发生,但是不属于普遍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禽场造成损失。⑤啄异物癖:此种类型的患鸡在生产中主要表现为叼啄饲具和墙壁等,不常见但是同样会造成经济损失。

2. 发病原因

营养方面。平时供给禽群的日粮中还有的玉米量比较高但是却缺少蛋白质的添加,含硫氨基酸是影响啄羽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如果日粮中缺少含硫氨基酸非常容易引起禽啄羽症。日粮中的维生素含量不足,生产中最常见的情况是日粮中的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D含量严重不足。有的日粮中粗纤维量低,导致禽采食之后的饱食感比较差。有的临床生产中不能够给禽提供充足的饮水。

管理方面。①养禽舍内对于温湿度的控制不当,出现通风不良的情况,如果禽舍内的温度过高加之通风情况比较差的情况,自然会导致有害气体的浓度增加,直接将禽的生理平衡破坏;但是如果禽舍内的温度过低而相对的温度不超过40%时,可见禽的羽毛生长受到明显的影响,可以直接诱发啄羽的情况。②养禽舍内光线调节不当,常见光线过强或者是光色不适的情况。如果禽舍内的光线过强则比较容易导致禽出现恶癖症行为;生产中可以发现,青色光和黄色光是相对比较容易导致禽发生啄羽症。③禽舍内禽的密度控制不当,如果禽群的饲养密度过大则很容易导致禽发生啄癖。④如果禽舍内存在应激因素,或者是禽舍周围环境中存在比较大的噪音,禽群受到突然的惊吓,或者禽舍供电不稳定而经常停电,这些应激刺激均能够导致禽群发生啄癖。⑤其他因素:禽舍内提供的产蛋箱数量不够或者是蛋箱放置位置不当;禽可用的食槽和饮水器数量少,不能供所有禽同时采食饮水用。

生理方面。①实际生产中初生的雏禽通常都会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感,从而引发相互叼啄的行为出现。②在禽性成熟以后,体内分泌的激素量逐渐的增加,则很容易诱发禽啄癖的情况出现。③临床可见禽换羽的过程中皮肤会出现痒感,从而导致禽出现自啄的现象,这样自然会引起其他禽的效仿,从而导致禽群大量出现相互叼啄的恶习,对禽场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疾病因素。禽患有白痢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甘保罗病的早期等都表现为啄癖。禽患有体外寄生虫病、体表创伤、出血或炎症等均可诱发啄癖。母禽输卵管或泄殖腔外翻引起啄癖。当禽发生消化不良或球虫病时,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物黏连、结痂,引起啄羽。

3、预防措施

禽舍实施科学化的管理。首先,对于禽舍应该严格的执行分群管理措施,同时要适当控制禽群的饲养密度,切忌密度过大。禽舍内要控制适当的温湿度并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禽舍或运动场内应该设置相应的砂浴池或悬挂青饲料,以增加禽日常的运动量,保持禽体的健康。禽舍内应该设置足够的食槽、饮水器和产蛋箱供禽用,不可突然对饲料进行更换,正确做法是保证禽有个过渡期,以减少应激刺激。

供给合理配制的日粮。实际临床生产中应该保证配合饲料中含有低于60%的玉米,同时保证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供给。此外还要在饲料中定期的添加药物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雏禽阶段应该特别重视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等及时适量的进行补充。

4、治疗方法

饲养员在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伤残的禽应该立即采取隔离饲养的措施,在伤口处涂擦20%硫磺软膏以免异食癖的发生。立即将被啄伤禽挑出,同时对伤口用2%的龙胆紫涂擦之后再采取隔离的饲养方式。如果禽个体局部损伤的禽,一般在患处涂擦紫药水、碘酊等,群体损伤可服用具有相应作用的药物。

依据其症状常见的主要有:啄肛、啄趾、啄羽、啄蛋、异食癣等几种啄癖现象,其病因与防治措施浅析如下:
1.琢肛癖:主要发生在家禽育雏阶段。特别是雏鸡发生白痢时,先是少数鸡追啄一只幼鸡肛门,受伤或出血后,能招致一群鸡争啄,瞬间将其直肠、内脏啄出而死亡。产蛋鸡当产蛋或交配时,泄殖腔外翻,被其它母鸡发现而啄肛,造成出血或脱肛,其后群鸡一拥而上,迅速啄食内脏吃光。
2.啄趾癖:本病一般仅在雏鸡、雏鸭中发生,主要表现为相互啄食脚趾,引起流血或破行,有的甚至脚趾被啄光。以上二种啄癖常因饲养密度大,光线强,或潮湿闷热,家禽不能很舒适地睡眠休息,引起啄癖;饲料中营养不平衡,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食盐、动物性蛋白质)而诱发;其它原因如食槽放置不适,雏禽找不到饲料而啄趾;或育雏器中清扫不及时,脚趾上粘有饲料或粪便而啄趾。发病后应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治:
①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性蛋白质5%-10%(淡鱼粉,血粉)或蛋氨酸、赖氨酸各0.1%
②制止啄肛可短时间内将食盐添加量提高到2%,喂2天,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③将青菜等青绿饲料捆扎吊起,诱使鸡不断跳起啄莱。
④发现啄肛、啄趾应立即将育雏室全部遮黑3-天(饲喂时可用小功率红色灯泡照明),可缓解并解除啄肛、啄趾现象。
⑤用止啄灵或啄肛宁拌料饲喂3—5天,对啄肛症有效。

3.啄羽症:多发生于幼雏换羽阶段和产蛋鸡换羽期和盛产期,尤其是当年高产群最易发生,冬春多见。主要表现相互啄食羽毛,一旦发生,很快传开,严重者肛门羽毛、尾羽、背羽全部被啄光,翅肤裸露,更进一步就会引起啄皮、啄肉、啄肛,同时有些个体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消化道堵塞而死亡。其主原因是饲料中营养不全,特别是维生素 B12、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叶酸、胆硷等缺乏有关,另外体外寄生虫引起皮肤刺痒、蚊虫叮咬,以及缺乏运动等都能促使发病。

4.食蛋癖:食蛋现象多在新产蛋群或产蛋旺季最易发生,常由软壳蛋被踩破,或偶尔从碰破一个蛋开始,啄食成癖。以上二种啄癣常因饲料配合不当,品种单一,特别与含硫氨基酸、钙质不足、积蛋不取等有关。防治办法:①在饲料中添加1扬。2%的生石膏粉喂半月左右,或源加0.2%的蛋氨酸。②按每只鸡喂0.9%-l%硫酸亚铁或硫酸铀加⒉5毫克核黄素,雏禽酌减量,每天喂2-3次,连喂3-4天。③用啄羽宁或止啄灵拌料喂服,对琢羽有效。④出雏后的蛋壳经消毒后(如焙炒发黄、发香)供鸡啄食。

5.异食癖:表现为大部分群体常吃一种不能吃的东西,如硅石、石灰、粪便、稻草等。这种啄癖都是由于营养缺乏,严重的寄生虫消化道疾病引起。

总之,啄癣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共同的原因,又有其特殊的原因,一旦发生啄癖后要仔细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原因,消除病因,对症治疗。①是否由管理不当引起,如密度大,拥挤;灯泡太低,光线太强;闷热潮湿;运动场地太小、无聊;通风换气差,空气污浊。②有病,体内外有寄生虫或肠道吸收障碍。③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或不平衡,影响吸收利用。④由于应激因素,使家禽对维生素、微量元素需求量增加而发生缺乏,致使发生啄解。只有通过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综合施治,才能奏效,同时雏禽按时断喙及对发生啄癖的家禽及时断喙(对产蛋群可只对发生啄癖行为的个体断喙),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