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是指由于饲料硒或维生素E缺乏或供给不足,而引起家禽机体多器官受损,以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中以家禽营养性肌营养不良、渗出性素质、胰腺变性、小脑软化比较多见。笔者总结近几年的临床病例,对该病的发生、病情发展、治疗方案的优劣进行详细分析,用以指导家禽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一、病因
1. 饲料中硒含量的不足与缺乏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饲料中适宜含硒量为0.1毫克/千克,如果低于0.05毫克/千克便可引起发病。饲料中硒含量又与土壤中可利用硒的水平相关,而土壤含硒量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另外,饲料中含铜、锌、砷、汞、镉等拮抗元素过多,均能影响硒的吸收,促使发病。在生产实践中,较为多见的是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共同缺乏导致发病。
2. 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维生素E是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当维生素E缺乏时机体对硒的需求量增高。冬春季节缺乏青绿饲料,幼禽生长发育快,体内蓄积的硒和维生素E数量有限,加之寒冷应激对硒和维生素E的缺乏比较敏感,是该病呈季节性发生的主要原因。
3. 其他因素如含硫氨基酸缺乏,影响谷胱甘肽的合成,硒失去抗氧化作用的载体,也会导致禽发病;饲料中镉、汞、钼、铜等与硒有颉顽作用,干扰硒的吸收和利用。
二、流行病学
1. 有一定的地区性。发病地区一般属于低硒地区,土壤含硒量低于0.5毫克/千克。据资料记载,在我国从黑龙江到云南有一个斜行的缺硒带,全国约有2/3的面积缺硒,约有70%的县为缺硒区。已确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陕西、四川和西藏七省(区)为缺硒地区。但是,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饲料的调运也使不缺硒地区暴发该病。
2. 呈一定的季节性。多集中于每年的冬、春两季,尤以2~5月多发,这反映了季节的特定气候因素(寒冷)对发病的影响。此外,硒缺乏症主要侵害幼龄禽,而春季是禽集中孵化的旺季,因而自然形成春季发病的高峰。
3. 群体选择性。该病呈群体性发病,无传染性。但是,各种禽均以幼龄期多发,此时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代谢旺盛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增加;有些新引入的生长快且高产的品种也比本地品种较易发病。
三、临床症状
雏鸡、雏鸭、雏火鸡均会发病。(www.nczfj.com)临诊特征为渗出性素质、肌营养不良、胰腺变性和脑软化。
渗出性素质2~3周龄的雏鸡多发,3~6周龄时发病率高达80%~90%,多呈急性经过,重症者于3~4天内死亡,病程长的可达1~2周。出现渗出性素质的患鸡精神高度沉郁,生长发育停止,冠髯苍白,伏卧不动,起立困难,站立时两腿叉开,运步障碍,排稀粪或水样粪,最终衰竭死亡;剖检可见水肿部有淡黄绿色的胶冻样渗出物或纤维蛋白凝结物,颈、腹和股内侧有淤血斑。
有些患禽呈现明显的肌营养不良,一般多见于4周龄幼雏。临床特征为全身软弱无力,贫血,胸肌和腿肌萎缩,站立不稳,甚至腿麻痹而卧地不起,翅松乱下垂,肛门周围污染,最后衰竭而死。
有的患禽主要表现平衡失调、运动障碍和神经症状,这是维生素E缺乏小脑软化所导致的。此外,雏火鸡或雏鸡常发生肌胃变性。
四、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主要病变在骨骼肌、心肌、肝脏和胰脏,其次为肾和脑。病变部肌肉变性、色淡、似煮肉样,呈灰黄色、黄白色的点状、条状、片状不等;横断面有灰白色、淡黄色斑纹,质地变脆、变软、钙化;心肌扩张变薄,以左心室较为明显,乳头肌内膜有出血点,心内膜、心外膜下有黄白色或灰白色与肌纤维方向平行的条纹斑;肝脏肿大,硬而脆,表面粗糙,断面有槟榔样花纹;有的肝脏由深红色变成灰黄或土黄色;肾脏充血、肿胀,肾实质有出血点和灰色的斑状灶;胰脏变性,腺体萎缩,体积缩小有坚实感,色淡,多呈淡红或淡粉红色,严重的则腺泡坏死、纤维化。
五、诊断治疗
根据地方土壤缺硒情况、流行病学、饲料分析、特征性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用硒制剂防治可得到良好效果等可做出诊断。当鸡群出现症状时,立即在饲料中添加0.2毫克/千克硒,充分搅拌饲喂,或在饮水中加入0.1毫克/千克硒,防止病情加重,同时提高饲料中蛋氨酸的含量。在饲料中添加30毫克/千克维生素E,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严重病例,可喂给50毫克的维生素E胶囊1粒,1次/天,连用3天,治愈率可达85%。
目前集约化养禽正在研究快速监测机体内硒状态的指标,为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六、预防措施
该病以预防为主,可在雏禽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0.1~0.2毫克/千克和维生素E 20毫克/千克。注意要把添加量算准,搅拌均匀,防止中毒。在治疗时,配合用0.005%亚硒酸钠溶液皮下或肌内注射,雏禽0.1~0.3毫升,成年家禽1.0毫升;或者每升水添加亚硒酸钠0.1~l毫克,供雏禽饮用,5~7天为一疗程。对脑软化的病例,必须用维生素E进行防治;对渗出性素质、肌营养不良等缺硒症状则要以硒制剂为主进行防治,效果好又经济。
有些缺硒地区曾给玉米叶面喷洒亚硒酸钠,测定喷洒后的玉米和秸秆硒含量显著提高,经动物饲喂试验表明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联系地址:李青瑞 耿 杰 河北省行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邮编:050600; 赵银玲 于小欣 行唐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邮编:0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