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病是淡水鱼夏季常见细菌病,也是这一季节严重危害水产养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常带来较大损失,以下简要介绍这一疾病的基本情况。
1、病原体:白皮假单胞菌、鱼害黏球菌。
2、危害品种: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团头鲂、加州鲈鱼。
3、流行季节:6~8月。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外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而损伤鱼体时,病原菌趁机而入,导致爆发流行。
4、发病特征:初期,病鱼尾柄处出现一个白点或白斑,并蔓延扩大,直至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基部全部呈白色。病鱼皮肤无充血、发红症状。重病鱼头朝下、尾朝上,最后头部乌黑而死亡。
5、预防措施
(1)保持水质清洁卫生,供给丰富的天然饲料;
(2)池塘要彻底清塘,发病季节要挂药篓或投药饵预防;
(3)夏花苗应及时分塘,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4)发现体表有寄生虫时,应及时杀灭,不使用未发酵的粪肥;
(5)鱼种放养前,用2%~3%食盐水,或12.5克/立方米水体的金霉素溶液,或25克/立方米水体的土霉素溶液浸泡20~30分钟。
6、治疗方法
(1)二溴海因或溴海因全池泼洒,用量为0.2~0.3克/立方米;
(2)内服药用庆大霉素拌饵投喂,连服3~6天,用量5~10克/千克;
(3)5毫克/升光合细菌全池泼洒,兼有预防、治疗及改善水质的作用
(4)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氟哌酸0.05~0.08克化水全池泼洒;
(5)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4克碾碎水煮后全池泼洒;
(6)水深1米,每亩水面用韭菜2~2.5公斤,加适量豆饼和食盐混合捣碎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