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浅谈海蜇养殖技术

时间 : 05-03 投稿人 : 宏畅 点击 : 加入收藏

海蜇是一种水母类海洋生物,它除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极易被人体吸收。

浅谈海蜇养殖技术 | 海水养殖

由于野生海蜇资源减少,国内外市场对海蜇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养殖海蜇正在成为继养虾后的又一滩涂养殖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海蜇养殖的兴起,使如何养殖海蜇成了许多养殖户关注的问题。目前有些人误认为:“养殖海蜇技术简单,条件要求很低。海蜇繁殖能力强,养殖时间短,无须防病害,收入可观等等”。现根据本人从事海蜇养殖生产的实践,就以上问题与养殖朋友们交流一下:

1、“人工养殖海蜇技术简单易行”之说不妥,容易误导养殖户  

海蜇作为1年生命期的海洋软体生物,其生长过程并不复杂,但作为规模养殖就不那么简单了。从育苗角度看,亲蜇的培育、促熟,浮浪幼虫、螅状体、碟状体的培育是相对漫长的过程,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非专业育苗单位是不能胜任的。从人工养殖方面看,海蜇养殖成活率目前也只有lO%,由于它的成活率低,决定了海蜇养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苗种供应充足。海蜇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往往因恶劣天气和敌害造成减产,所以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是严格的,在养殖技术操作上是严密的。例如,利用虾池养蜇,对虾池深度和面积的要求则是越深、越大越好,而现有虾池必须进行改造。因此,靠养殖海蜇赚大钱一定要有良好的场地条件,要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来完成整个养殖过程。

2、关于“海蜇繁殖能力强,养殖时间短,不用防病害,收入可观等”说法也较片面  

科学地说,海蜇对生产要求极其严格。繁殖能力是指螅状体横裂为碟状体,横裂比约为1:8而言。养殖时间短是指碟状体幼蜇养成商品蜇约在60天左右,也是指投苗后在诸多条件下符合海蜇生长最佳环境不断摄食增重而达到出池规格的时间。所说的不用防病害是因海蜇自身分泌的保护粘质对水体中各种危害海蜇生存因子的排斥,这也只是停留在表象上的一种说法。收入可观是指在完善养殖管理技术情况下,达到丰产的结果。保证丰产的条件必须是低盐、适温,换水量充足,有丰富的生物饵料和严格的养殖技术操作等。

3、海蜇各阶段养殖注意事项

3.1幼蜇入池选择规格在2cm左右,健康无畸形,活力好的幼蜇,在天气晴朗、无风,水温在19℃左右时人池。这样幼体适应环境快,存活有保证。有些养殖户不具备识别海蜇苗种好坏的能力,所以在购苗、运输过程中要慎重。

3.215天的海蜇形状似鸡蛋大小,伞径在7-8cm,多在上风处聚集,在傍晚浮上水面。在水中游动时,触须伸展,伞动频率高,有力,不间断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食量很大,体重在60g左右。在放苗15天内,必须精心调理水质以保证水中生物饵料充足。

3.330天的海蜇伞径在15em左右,基本上全池可见,此时是海蜇增重速度加快期,体重在1000g以上,体色有白色、深红色、紫红色3种。适当添加辅助饵料,促进海蜇快速增长。这一阶段养殖户看到成果,往往会疏忽管理,山东即墨一养殖户就因底质恶变而造成养殖失败。

3.445天的海蜇伞径在28cm以上,伞动频率舒缓,体重约4000g,全池可见,上风处居多,惊动后快速下潜。这一阶段除满足前面的条件外,还应及时补充新鲜海水。管理人员巡池时,用长竿将触网的海蜇轻轻推离网边,以免海蜇磨伤伞头,影响销售。

3.560天的海蜇伞径在35cm以上,伞动频率缓慢,体重在8000g以上。此时对水量需求加大,有潮即进,大进大排,对稳定即将收获的海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海蜇在水质良好,水量充沛,饵料丰富,管理完善的条件下,通常在50-55天即收获或根据客户要求规格及时收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