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就是一个不断“斩妖除魔”的过程,养殖户需要具备“火眼金睛”,去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同时也要具备一种“遇事当心”的意识。不要把涉及养虾范畴的“苗头”当成小儿科,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某些“火苗”可以在养殖户不注意的时候让其不知所措,所以养虾需当心以下四个方面:
01、当心对虾的体内中毒
对虾苗种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如果吃上有毒的食物,由于肝内代谢差,排泄缓慢,一旦中毒,就会降低了对虾的成活率。虾苗正处于发育阶段,一些毒素(氨氮大于0.2)往往可影响对虾的蛋白质代谢以及钙磷的吸收。所以放苗前,水质如果氨氮超标,它可以通过虾鳃血管进入虾体内,有引起中毒的可能,甚至有可能发育不良。
对虾苗期,如果营养跟着虾苗场一样,那是提高成活率的方法之一。而“内外兼治”才是真的放心。面对虾塘的环境,竞食的生物众多,有些养殖户认为对虾体内中毒有可能是“饥不择食”所致,但有些养殖户认为已经进行“少量多次”投喂了,对虾理应不饿。事实上,虾苗期就是“弱欲强食”的时期,认为对虾体内中毒导致成活率低的养殖户,终究有一定依据:如超标的氨氮。可是深入思考后,即使超标的氨氮,绝大部分虾苗却能生存下来,也不能完全说超标的氨氮是伤害虾苗的祸首。
当对虾体内中毒与吃了有药物残留,死藻死菌毒素的残留的饲料有关时,就会明白了即使正常的水质指标,也会出现低成活率了;当对虾体内中毒与其外壳受损后(受其他生物侵袭有关)致使毒物进入体内有关时,就会明白对虾是何等的受罪!伤了就算了,还中毒了。这好比白血病人一样,病了就算了,还在脱头发。
02、当心对虾的肝脏受损
对虾上罾后,遇上恶劣天气或不良水质后,对虾很容易潜伏病源,判断其病态的严重与否,一般观察其肝脏。因为肝病,对虾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低,要是投料过量,势必造成严重污染。仿佛人居住的环境,突然多一个垃圾池,让谁去感受也不开心。对虾生活在底层,如果其肝脏不达健康标准时,养殖户若在此时猛加料,无疑让原本污染的塘底(对虾栖息的环境)“雪上加霜”。
一直以来,养虾人都在寻找对虾“养肝,护肝”的秘诀。有些养殖户明知某些抗生素会伤害对虾肝脏的,都坚持用着;有些养殖户明知某些中药会伤害对虾肝脏的,都坚持用着。这说明了养虾的难度渐渐增大了,有些养殖户甚至认为只要对虾不偷死,伤肝又如何?伤肝后只是吃料变慢些,只要养到一定规格,那也“功成身退”了。
平时看对虾吃料快,总有慢下来的一天,主要是其肝脏已出现问题:如肝脏先后发生撑坏了,受损了,感染了。这好比平时在高速路上开车特别快的人,总有按章行驶的一天,主要是超速扣分了。
03、当心对虾的遗传
每逢季节不一,对虾的生长速度不同。从遗传学看,亲虾的基因决定虾苗的形体,生长速度。有些对虾苗种杂交而来,有些对虾苗种原产地而来,有些对虾苗种不明来历......有可能某些养殖户拿的苗种是原产地的占三分一,杂交的占三分一,不明来历的占三分一,其然久负盛名的苗场总有所担当,换个角色去思考,也体现了将心比心。对于“异军突起”的苗场,自有生存之道。对于对虾遗传基因的实力正是虾苗供应商“商战”的制高点。
对虾的遗传基因,某些养殖户之所以重视起来,原因是好基因才能成就好虾苗。这好比水稻一样,上太空的与不上太空的是有区别的,虽然科学技术进步了,但基因还是存在差异性的。虾苗,如不能体现最好的基因时,选择不良基因的虾苗,其成长就是一个问题,如长不大,吃不上料。养殖户的心态与虾苗连成一线时,这可是“一叶知秋”的期望。
事实上,选择便宜的虾苗,也有人养出来。这就不存在不良基因了。可能养出来的人觉得意外而已。好苗或劣苗都围绕基因来说(含天气状况来说)时,先天不足,后天补上,大多数结果会呈现乐观的一面;先天足而后天劣,大多数结果会让人接受无奈的一面;先天足而后天更足,这证明强大的基因,得到妥善的管理,大多数结果会呈现美好的一面。
04、当心对虾的污染
对虾放养前,清塘的环节挺费劲的,一旦摸到黑漆漆的淤泥,养殖户心里就不是乐滋滋了,而是担心放养后会不会暴发病害?面对如此的情形,能够机械化翻土就更好了。毕竟塘底的污染厉害了,即使做了进水,消毒,解毒等等措施,也难以改变污染的事实。相反还加重了污染。有时候见到对虾的游泳足发黄,体色发红,不禁联想到清塘的不彻底。
有时候养殖户真的以为虾色发红是应激的表现,事实上,对虾被污染了。至于污染它们的物质是什么?或许只有对虾才知道了。过去的虾塘容易养出虾,终究是塘质的质量好。随着日积月累的药物残留,无论养对虾用的水或塘底都大打节扣。有些养殖户一年下来,也不见两造成功的,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他们尽了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他们选择养虾的地方也是一个问题,却充分体现出他们以主观意志征服客观难题而已,好比英雄迟暮,难免体力不支,还逞能逞强。
污染太久的塘底,肉眼也看得出来,终究对于养虾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有些志在“逢养必赢,逢养必有”的养殖户,他们能去征服这些塘,相信又是另一番境地,更能流传另一番佳话。随着养虾时代的变化,“贵塘出贵货,差塘无货出”已是行内的规律,但是“瘦塘无人耕,耕来有人争”,也说明了差塘的价值所在。事实上,耕上差塘的养殖户深受污染的困扰,只是“一个愿打一愿挨”的局面而已。
来源:水产热点(Shuichanredian)
作者:海风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