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泸州一刚开始养鱼的养殖户,鱼塘发病,经过解剖,发现典型的肠炎。于是我建议老板用内服药。当时也开了处方,老板也说好晚上回去打款发药,也许事多,或许没有死鱼,反正一拖就是几天。前两天,其合伙人才给我打电话说,发现有鱼死亡了,又是一翻诊断,水也化验了,鱼又看了一遍,这时鳃丝已开始肿胀,凭经验,我觉得是由于肠炎引起的免疫力下降,继而引发的细菌性烂鳃,当我把诊断结果告诉对方时,对方说,没有看到烂鳃啊,为什么要用抗生素啊?当自己的判断受到质疑,尤其又和卖药联系在一起,为了避嫌,我没有再坚持。又过了两天,鱼越死越多,老板也着急了,此时鳃不仅肿胀,而且边缘开始有了淤泥。今天,我就在反复的复盘这个过程,应怎么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减少与客户间的无效沟通,电话倒是打了不少次,但却没有落到实处。想来想去,我想到了人医上医生诊治时,都会参考一个《临床诊治指南》,或许对规范渔医诊治,提高渔医在养殖户心目中的可信度会有帮助。
以人医为例,挂号时就分清该就诊什么科,怎么检查、怎么治疗、怎么手术、怎么用药、剂量多少、药怎么吃,都会按排的清清楚楚,而且具体到每环节,都有相应指南,如麻醉科有《麻醉学操作指南》,手术过程中有《手术指南》,当用到抗菌药,还有《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南》,如果万一感染了,还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而且全国每个省市,都有相应的疾控中心,把每天采集到的致病菌进行分离,然后测出对每种药物的敏感剂量,然后再通过国家疾控中心,由上而下的传递到每一位医生面前,这就是每位执业医师每年都要学的《医师手册》,正是由于这么多人的协作,所以才成就了每一位白衣天使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
当反观渔医,国家的水产服务系统远远没有像人医这样完善服务运营。对每种药物的联合运用,也没多少渔药厂家投入资金研究,政府公布的可以联合用药的标准处方也没有,一切全凭卖药人的经验,可经验总是有限的。所以华农的陈昌福教授等,极力倡导每个渔医都应建一间药敏试验室,在陈教授的帮助下,我们连续两年去参加学习,并建了两个试验室,有些时候,不做不知道,当做了之后,就会有收获,比如霉菌与细菌间的关系、霉菌与干酪乳杆菌,霉菌与芽孢杆菌、以及霉菌与致病菌,如果认清它们间的本质关系,其实还是竞争的关系。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会杀死细菌,反过来,干酪乳杆菌、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也会抑制霉菌的生长。就以这段时间大量死草鱼为例,过去有些人爱用抗生素原粉,有的还往水体里泼,试想能被杀死的细菌都被杀死之后,谁长得最快,当然是霉菌了,所以当化药硫谜沙星等解决不了问题时,我通过试验发现,此时可能泼芽孢原粉可能管用,一试,还真有效,而且也让好几家养殖户通过改善环境增强免疫入手,改底解毒,泼芽孢原粉,内服免疫多糖,还真别说,这几天就不断有人反馈有效果,死鱼减少了。所以,做为一名执业渔医,出于学历有限,工作经验虽然有,但毕竞个人见识还不够广,不够深,文章中还会偶尔出些差错,最近有念头再回到大学升造,可英语关就把我拦住了,一天工作下来,把文章一写就是深夜12点了,上床前,还没记上五个单词,已然进入了梦乡。所以我也很是期待专家学者们出的每个环节的《渔医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