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白体病、白尾病。主要危害体长0.8-3厘米的幼虾,死亡率高。
(一)病原
钱冬等(2003)报道,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病原是诺达病毒。病毒颗粒球形,直径24纳米,无囊膜,对氯仿抵抗,病毒核酸对核糖核酸核酸酶敏感、对脱氧核糖核酸核酸酶抵抗,对单链特异性SI核酸酶敏感,为单链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核酸由2个片段组成,分别为3.0kb和3.1kb。将病虾的除菌滤液以1:50和1:250浓度浸泡健康罗氏沼虾苗,0-15分钟,试验7天开始出现肌肉白浊症状及死亡,第12天前后出现肌肉白浊症状及死亡达最高,成活率分别为40%和47.92%,对照组成活率为90.48%。
陆宏达等(2003)报道,病虾腹部白浊的肌肉组织纤维肌浆内有嗜碱性包涵体,肝胰脏、血细胞、心脏和鳃组织胞浆内也有嗜碱性包涵体,包涵体内有大量以晶格状排列、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球状病毒颗粒,直径为23.6±3.8纳米;病毒颗粒还分布在有膜包被的细胞器中,形成在髓样小体中或分散在细胞浆中。用病虾的白浊肌肉投喂平均体长1.2厘米的仔虾,连喂8天,在试验的第5天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白浊症状,第8天开始死亡,发病率为75%,死亡率为62.5%;对照组则无一尾虾发病和死亡。
姜兰等(2002)报道,病原是木糖葡萄球菌,拟球状,直径0.8-1.1微米,革兰氏阳性,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孢;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阿拉伯糖、蔗糖及甘露醇产酸;β—半乳糖苷酶、过氧化氢酶及脲酶阳性;氧化酶、血浆凝固酶、乙酰甲基甲醇试验、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均为阴性。适宜生长温度为25-42℃,最适为28-37℃,低于20℃及高于50℃不生长;适宜pH范围为6-9,最适为8,低于5及高于10时不生长;含氯化钠0%-2%均适宜生长。以含菌1×108个/毫升浸浴体长1.5厘米左右的健康苗种(25℃左右),第3、4天开始出现肌肉白浊,第6天感染率达25%、20%,对照组一直表现正常;并从人工感染试验明显病症的病虾上分离的菌株再次感染健康虾,也发病。
(二)流行情况
据梁森汉等(2001)报道,肌肉白浊病第一个病例发生在1994年广东从泰国引进的虾苗中,此后,逐步在国内的广大罗氏沼虾养殖地区和育苗场中流行,于1999年4-5月出现一个明显的暴发期。主要危害虾苗,在孵化阶段,当虾苗发育至骚状幼体第7-8期时(孵出第14-15天),即可发生幼体大量死亡,死亡率达50%-90%;幸存者一经淡化,马上显现白浊病症状。虾苗下塘后7-10天,如发现有个别白浊病症状的个体,条件适宜时,在3-5天内感染率迅速增加到50%以上。也曾在虾苗下塘2个月后才出现症状的病例及亲虾呈白浊病症状的个体,但较少见。该病在水温20-30℃时均有发生,尤以23-28℃时为严重。孵化池水的盐度波动大、绿藻少、氨氮含量高,池底污物积累多的孵化池发病多。新推池塘、底泥瘦瘠、塘水清瘦、藻类种群少、水体混浊或透明度大于50厘米的池塘发病率高,且治疗效果差。
(三)症状
主要症状为虾体腹节肌肉呈现乳白色的混浊状,所以称肌肉白浊病。疾病早期通常先在第四腹节背部肌肉呈现一米粒状乳白色混浊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混浊斑点先向虾体后段扩展至尾节基部,然后再逐渐向第三、二、一腹节扩展,直至病虾除头胸部和尾节外,腹节的肌肉全呈乳白色混浊状。患病个体活力明显减弱,在池塘中多呆滞栖息于池边浅水区的草丛上,摄食减少直至停食死亡。在潘状幼体阶段,健康幼体在水中通常集群作旋转状游动。患病初期则作不集群的分散沉浮游动,随后食欲减退,体色无光泽,逐渐变黑,最后沉卧池底而死。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确诊需分离鉴定病原。
(五)预防措施
基本同幼体弧菌病的预防措施。完全淡化后的仔虾一定要肥水下塘,定期泼“养殖保”等益生菌。
(六)治疗方法
根抓梁森汉等(2001)报道。
(1)对有发病征兆的幼体孵化池,全池遍洒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含有效碘5%),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5毫克,收到较好效果。
(2)仔虾培育池,必须先将水变肥,透明度在30-40厘米时,再外泼一种复方消毒药,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5-1毫克,同时内服药饲(虾健康1号或强克99),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