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下旬以后,广东地区各种淡水鱼就可以陆续上市了。但每年在刮鱼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出塘鱼或存塘鱼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对此,建议养殖户在刮鱼前后要做好底质改良、防应激及调水工作,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刮鱼成功率。具体的操作工作如下:
首先是在刮鱼前先检查水质指标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有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要提前进行处理,将水质指标调节到合适的范围。
第二是刮鱼前2~3天用一些底质改良剂如底居安、福地安等改良底质,防止反底。利洋水产医院一直提倡可控生态养殖理念,可控养殖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注重养殖水体的底质改良。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而“养水要先改底”。因此,底质改良在养殖过程中以及收获成鱼上市时都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捕捞鱼前没有做好底质改良工作,很容易出现反底现象,导致池鱼浮头缺氧、氨氮中毒等。另外,在刮鱼前一天晚上还要泼洒一些增氧剂(如速氧宝等)和水质解毒剂,以增加水体溶氧和分解水中毒素,为池鱼创造良好、稳定的生长环境。
第三是在刮鱼前的1个小时左右施用一些防应激的药物,如激活、水产应激灵等,这样可以避免在刮鱼过程中池鱼因受到惊吓发生应激反应,并且能增加水中溶氧。
刮鱼后,还要对水体进行解毒,避免存塘鱼因为刮鱼时产生的有害毒素而中毒,可用水质解毒剂如碧水安、解毒安、解毒净水灵等净化水质、降解毒素。
最后是在刮鱼后2~3天,待水质稳定后泼洒一些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或EM菌等进行水质调节,这样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采取以上措施进行刮鱼前后的处理,可大大刮鱼提高成功率,建议在刮鱼时成功率低的养殖户不妨尝试在刮鱼前后做好改底、防应激和调水工作,从收获这一环节上去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