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特点
此病广泛发生于瘦肉型猪,尤其快速增重阶段。研究证实,此病是可遗传的且遗传系数比较大。营养和管理因素对本病有促进作用,高能量的饲料或自由采食的猪增重快,发病率高。猪运动量不足,可促使发病。
临诊特征以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特征是由于侵害后肢所致的,而不是由于感染性关节炎、腐蹄病和蹄病所致。病初表现起立缓慢、僵硬、跛行、后肢内划弧运动,屁股左右摆动前进;病后期,病猪以后躯坐地,驱赶时不愿站立,但能站立起,站立时一条或两条后肢向前置于腹下,行动呈短的鹅步步态。公猪不愿爬跨,母猪则可致瘫痪,后肢向前伸,压在躯体下面。
防治方法
1、适当降低饲料能量标准或限饲。给予适量运动,改善地面或垫草。此短期的预防措施,以及辅助治疗,可收到效果。
2、选用镇痛类药、普鲁卡因等对症治疗,并且要满足其对维生素D、生物素的需要量;给病猪补充适量硫酸锌、硒制剂。
3、改良猪圈地面质地,最好选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暂时对病猪可适时放牧,圈舍加铺垫物。
4、改进选种选育,选育能耐受高水平饲养、肢蹄结实度大、使肢蹄体尺结构匀称的良种猪,就能抗此种病。
(来源: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