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寄生于犬的小肠内的一种带科的绦虫,叫做泡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羊、牛等动物的肝脏、胃网膜和肠系膜等处的一种寄生虫病。
专家解病。⑴病原:病原为细颈囊尾蚴,寄生于感染动物的肠系膜上,有时寄生于肝脏表面。寄生数目不等,有时可达数十个,一般为豌豆到鸡蛋大,白色,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在囊泡上长有一个像高梁粒大的白色颗粒,就是向内凹陷的头节。其成虫为白色或淡黄色,长60-500厘米,宽1-5毫米,分为头节、颈节和体节。虫卵呈无色透明的圆形或椭圆形,薄而脆弱,大小为5-70微米,内有六钩蚴虫。
⑵流行特点:该寄生虫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凡养狗的地方,一般都会有牲畜感染细颈囊尾蚴。家畜感染细颈囊尾蚴,系由于感染有泡状带绦虫的犬、狼等动物的粪便中排出有绦虫的节片或虫卵,它们随着终末宿主的活动污染了牧场、饲料和饮水。常见农村宰猪或牧区宰羊时,犬多守立于旁,凡不宜食用的废弃内脏便丢弃在地,任犬吞食,这是犬易于感染泡状带绦虫的重要原因;犬的这种感染方式和这种形式的循环,在我国不少农村是很常见的。细颈囊尾蚴对幼龄家畜致病力强,尤以仔猪、羔羊和犊牛为甚,往往由于六钩蚴虫移行至肝脏时,形成孔道形成急性肝炎。
⑶症状:初感染时,能引起急性肝炎。细菌等被带入,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在少量寄生时,不呈现症状。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虚弱,黄疸,如发生急性肝炎或腹膜炎时,体温升高,消瘦,寄生在肝内的包囊压迫肝组织,可引起肝功能障碍,有的可寄生在肺脏,而引起呼吸障碍。
⑷诊断:因症状无显著特点,主要靠尸检时发现肝脏的孔道和腹膜炎。也有用细颈囊尾蚴液制成抗原做皮内试验,此法已经成为进行大面积普查和筛选的主要手段。终末宿主检查以粪便检查虫卵或孕卵节片为主。
专家治病。①预防:犬进行定期检查和驱虫,可选用以下几种药物。a、氢溴酸槟榔碱:犬按1毫克/千克体重,停食12-13小时,以肠衣片经口给药。b、盐酸丁奈脒:按25-50毫克/千克体重,停食3-4小时,口服,用前不得将药捣碎或溶于水,否则会引起中毒。c、硫酸双氯酚:按20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d、丙硫咪唑:按40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中间宿主的家畜屠宰后,应加强肉品卫生检验,检出细颈囊尾蚴及其寄生的内脏需进行无害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喂犬。
防止犬吞食细颈囊尾蚴,严禁其进入屠宰场,更不能将病畜内脏喂犬。
蝇在传播虫卵中起着重要作用,应采取可行方法灭蝇。
②治疗:a、吡喹酮以每千克体重50毫克内服,可杀死细颈囊尾蚴;b、用液体石蜡配成10%的溶液,分2次间隔1天肌肉注射有良效。
(来源:《羊常见病诊治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