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连七天的写水质管理,目的在于想把它表述清楚;也许写的过于理论了,以至于广大养殖朋友可能不太感兴趣。今天来还是像以前一样写发生在养殖过程中的一些事情。
前两天,一养殖户打电话来说,关在抬网里的鱼死了几千斤。老板说,把鱼关到抬网里,然后就按买鱼人的要求,停食,并要泼两遍硫酸铜,可泼了第二次后,还不到两小时就发现死鱼。所以怀疑是有人投毒,那是否是真的有人投毒呢?
当和老板一阵交流之后,了解到老板在泼硫酸铜没有称量,硫酸铜是分两次泼的,中间隔大约有两小时,老板以往卖鱼也是这样操作的,所以这次死鱼,老板怀疑是当他们离开后,有人偷偷下了药。但交流中,老板说的一个细节,让我排除是人为投毒的可能性。以往抬鱼时,当把鱼关到抬网里时,老板是在旁边开了一个三千瓦的增氧机一直开着,但这次由于增氧机设备坏了,所以放在抬网旁边的是一台一千五百瓦的增氧机。一切都安排好了才离开的,当时并没有发现鱼浮头。而发现死鱼时,已出现有鱼浮头。
这里就不得不阐述一下硫酸铜与溶氧的关系了,虽然溶氧低到还不至于让鱼缺氧死亡的程度,但过低的溶氧,会加速鱼的呼吸,以及血液的循环系统。这与人处于空气稀薄的高原时,呼吸加快是一样的道理。也许过去,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剂量,溶氧充足,铜离子的浓度对鱼来说还能耐受,但当呼吸加速时,通过鱼鳃呼吸摄入血液中的量就会超出安全浓度,这是引发硫酸铜中毒的原因所在。我当时这样一说,老板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里再来补充一点关于硫酸铜毒性的了解,硫铜不仅和溶氧相关,同时与酸碱度关系很大。当水体碱性越高,硫酸铜的毒性越弱;反之越是酸性的水体,硫酸铜的用量应该减少。如果是鱼已经发生硫酸铜中毒,显然不应该用有机酸去解毒。还有一点也是最容易让人搞错的,那就是温度,好多杀虫药,都是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所以安全浓度越大,剂量会较低温时加量。所以许多人就觉得硫酸铜也是高温时应该加量,恰恰这样理解就搞反了,硫酸铜的毒性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高温时反而应该减少用量。
最后,越是硬度和碱度高的水体,硫酸铜越是安全,千万不能因为在这样的水体大剂量的使用没有问题,也在其他碱度和硬度低的水体也这样使用,那就有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