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淡水鱼类高温期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 03-13 投稿人 : James 点击 :

一、预防措施

淡水鱼类高温期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技术 | 养殖病虫害防治

1.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在池塘条件允许时,进入高温季节后,可根据池塘本身条件、养殖水平等拉网分塘,适当降低养殖的密度。

2.及时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养殖鱼池的池水、底质恶化时,池塘积累的有害物质中对鱼类影响与危害最大的是氨氮与亚硝酸盐。及时降低池塘中两者的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换水的方法及时降低两者的浓度;换水不方便或周围鱼池发生病害不便换水时,可使用底质或水质改良剂,可及时有效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辅助使用水体增氧剂效果更好。

3.使用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投喂。由于目前池塘养鱼中大多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基本上投喂商品配合饲料,天然饲料基本不投喂或投喂很少,有些养殖者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往往采用廉价的低劣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有的甚至采用单一的菜饼等投喂,造成鱼营养不全、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受到损伤、脂肪发生变性,使鱼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成为疾病的易感群体。因此,在鱼类生长迅速而疾病多发的高温季节,应投喂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免疫调节剂等,可有效促进生长和加强鱼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4.及时杀灭鱼体寄生虫。鱼体的体表及鳃上有寄生虫寄生,但数量不多,尚未暴发流行时,虽然寄生虫本身不会直接引起鱼类死亡,但鱼的鳃及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很容易感染患病。因此,要及时有效杀灭鱼体体表的寄生虫,防止鱼体体表受损后继发感染暴发病。同时,杀虫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敌百虫等毒性和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药性温和、对鱼类和水体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可大大减少对鱼体的刺激并保护池塘水质。

5.使用消毒药物进行预防。在暴发性疾病流行的高温季节,可定期在池塘食场周围或全池泼洒高效温和的消毒药物,如二氧化氯制剂等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病原菌,改善池塘环境,防止疾病的暴发。

二、治疗措施

发生暴发性流行病时,要尽早治疗,同时治疗时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才能保证疗效。

1.如果鱼体体表有寄生虫寄生时,须先杀灭体表寄生虫。注意不能使用硫酸铜,以免加重暴发病病情,可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用较温和的杀虫药物。

2.使用杀虫药的第2天,可开始使用治疗暴发性流行病的专用药,连续使用2次,如病情较严重,第1次使用时可加量使用,第2次可按说明正常使用。一般用药2~3天后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

3.使用消毒药物期间,同时内服抗菌药物5~7天。内服药物可选用水族金安(15~20克/100公斤鱼)、氟哌酸(2~5克/100公斤鱼)、环丙沙星(1~2克/100公斤鱼)等。

4.治疗后7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调节池塘pH值至8.0左右。

三、注意事项

1.选用的药物要有针对性,不能滥用杀虫药,以免刺激病鱼,加重病情。

2.做成的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要求在水中至少稳定1小时以上。因此,药饵中的粘合剂选用要恰当,药饵做好后如使用2~3个鸡蛋清包被,并适当晾干后投喂效果更好。

3.投喂药饵的量要准确。一般要求在投喂后30~45分钟内吃完为好。

4.内服药物须连续投喂5天以上,或停止死鱼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能过早停药,以免鱼体内病原菌未被全部消灭引起复发。

5.外用的消毒药物须泼洒均匀,食场周围和池边病原菌较多的地方可适当多泼洒,如使用粉剂药物时要充分溶解后再泼洒。

6.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加水及捕鱼,以免刺激鱼体,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综合组冯国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