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及流行情况
是一种细菌性鱼病.该病主要危害1-2龄草鱼,每年4-6月和9-10月为流行高峰。其中以5-6月危害最甚,死亡率高达70%-90%。发病原因,是投喂饲料不均匀,造成草鱼饥饱,鱼体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抵抗力减弱而致病,或是投喂不新鲜或腐烂的饲料,其中很可能带有病原菌而致病。假如水温条件又适宜病原菌繁殖生长,就会暴要为严重的流行病。
2.病征
病鱼发病不久即失去食欲,随着病情发展,腹部膨力,体色变黑,离群缓游,不久即死去。腹部有红斑,肛门外突红肿。典型的病状为肠管发炎,剖开鱼腹,有很多腹腔液;肠腔微血管充血或破裂,外溢血使肠壁呈红褐色,肠粘膜往往溃烂脱落,肠内无食物,含有许多乳黄色原粘液。
3。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定量定质投喂饲料
(2)漂白粉消毒:见烂鳃病防治法
(3)“土法免疫”防治
(4)将磺胺胍制成药饵投喂。每50公斤鱼第一天用药5克,第二至第六天用药2.5克,每天喂一次。同时用0.0001%漂白粉或每亩一米水深用生石灰15-25公斤全池泼洒,可改良水质,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