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时间 : 03-12 投稿人 : 熠熠 点击 : 1888 次

因为海水里含盐份过高,我们都知道人类是无法直接依靠海水生存,必须“海水淡化”后才能饮用,而所谓的“海水淡化”其实质是把其中的盐份搞掉一些出去,变为适合人类饮用的水,这个时候的水就应该叫"淡水"了。而海里的鱼类千千万,而且生活得很好,但是,淡水里的鱼如果丢进海里,那它们又会像我们人类一样"生不如死"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海水)

鱼类"渗透压"

抛开我们人类不说,同样是鱼,海水鱼可以在海水中遨游生活,而淡水鱼却又不行?另外,我们在防治鱼病时也会使用含盐的盐水,养殖对虾等海水动物时还会采用"海水淡化”后的苗种。其实,这些事例其中都涉及到水和盐的“渗透压”原理。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所谓鱼类"渗透压"是指因盐份浓度差异而发生的"水之出入"而言。通常,生物体内盐份浓度与体外的盐份浓度有差异时,水就自浓度低的一方流进浓度高的一方,即体内盐份浓度高则水会渗透进来,体内盐份浓度低则水会自体内渗透流出。栖息于淡水的淡水鱼是属于前者,栖息于海水的海水鱼是属于后者。对于淡水鱼而言,外环境的水经常会渗入体内,此时,水与水中的不洁物质就可能会一齐渗进鱼体内,据说这就是常说“淡水鱼比海水鱼更有泥腥味”的原因。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海水鱼的水盐平衡(图片来自网络)

实际上所有生物都经受不住高盐份海水的,海水鱼要想在海水里生存,也得需要大部分淡水来支持生命的生存,由此,海水动物们便利用自己身体上特有的细胞半渗透黏膜来脱盐淡化海水,它们身体的口腔膜、内腔膜和表皮膜等细胞膜都是“海水淡化器”。它们喝进海水后,首先在口腔内通过吸气不断增压,压力差迫使一部分水渗过黏膜进入机体内。而大部分盐则被阻隔在口腔内,可随水流经鳃裂或排泄道排到体外。

淡水鱼的渗透作用

浓度低的水会往浓度高的水渗透,谓之渗透作用或者渗透过程,也就是说,盐度含量低的淡水会渗透至盐度含量较高的水中。正常情况下,淡水鱼体内的含盐量均比淡水的含盐量要高,因此,水大多会往鱼体里进行渗透,淡水会一直渗透进入鱼体中,因此,这就是淡水鱼不需要喝水的缘故。不但如此,淡水鱼为了机体平衡,还会将渗入体内过多的水份借由鳃或尿液排泄出去,此外,体表的粘液也会阻止过多的水进入体内。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鱼是通过渗透压调节来控制体内的盐水平衡。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水会通过鱼的体表进入鱼的体内,最终由肾脏代谢成尿液排出体外。平时,鱼是通过鳃和食物来补充电解质来维持体内渗透压。渗透压不是随便可以改变的,养鱼也不是腌腊肉或腌咸鱼,盐加多了也会"脱水",腌制后的腊肉或者咸鱼就是脱水后的产物。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渗透与反渗透原理(图片来自网络)

正常的水体中盐的浓度是很低的(渗透压很低),而鱼的体液盐浓度通常为0.5%,这就意味着鱼的体液会不断的流向渗透压相对低一些的水中,如果是这样继续下去,鱼就会脱水而亡。在正常情况下,鱼儿通过鳃的运动来吸收水中的盐分,当水的浓度高于0.5%的时候,鱼儿就会通过肾脏把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排尿),使其渗透压与外界相近,使水的盐分与鱼儿体内的盐分接近,则水就不会渗透进鱼儿的体内,这叫生理平衡。让鱼体水份维持均衡状态的功能,叫做“渗透压调整功能”。

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大多数的鱼类对盐度的缓慢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忍耐性,这一点在鱼病防治上利用较多,就是利用"渗透压原理"使用食盐,可以防治一些鱼类的寄生虫类、霉菌类鱼病和杀死病原体。我们用食盐治疗鱼病时,水中加盐增加了氯化钠浓度,就跟人补充生理盐水一样,可以理解为:淡水中的盐分本来就很低,渗透压也很低,鱼正常的渗透压是0.5%,所以水中增加盐分后会渗透进鱼体内。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用食盐治疗鱼病,它的机理和作用是:一是让滋生在鱼体表的病原体发生“渗透压失调”,首当其冲"脱水"至死,比如细菌、霉菌、寄生虫等。二是用了盐水后,由于渗透压原理使鱼体内过多的水分就会流向体外,保持体内外渗透压平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鱼体机能将会逐渐恢复,再配合一些药物治疗,效果自然更好,这是食盐防治鱼病的核心。

食盐水的杀灭作用

对于病鱼来讲,如果体表受到感染或者粘膜层受到破坏(鱼受伤),水就会从薄弱处渗透进去,也许一些病菌就会"搭车"而入。为了维持鱼体平衡,鱼就会大量分泌粘液,并且鳃跟肾脏也会超负荷运作,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鱼体免疫力和体力急速下降,最终染病衰弱而死。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在使用其它渔药时均可添加食盐(也要注意拮抗但不多)以提高药效,食盐可以通过浸浴、泼洒法来改变病原体的或其附着生物的渗透压,使其失去生理平衡从而脱落、死亡。盐是通过渗透压起作用,那么如何杀死病原菌或寄生虫呢?这就要讲到细胞了。由于细菌是单细胞或几个细胞组成,当外部的渗透压高的时候,细菌就会失去水分(细胞绝大部分是水),大量脱水后必然导致死亡,有些霉菌和寄生虫类也和细菌类似,在渗透压的作用下脱水而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报道病毒性鱼病就不能用此方法治疗,其原因即:病毒没有细胞质,所以渗透压方法对病毒无效。

食盐防治鱼病的用量

食盐用量应与鱼体自身体液盐浓度(通常为0.5%)略同或稍高一点,最低为0.5%。也就是说,盐的浓度只有当达到0.5%—0.8%时,才能起到调节渗透压的作用,全池泼洒可以参照这个浓度。另外,用盐过量会造成过度渗透压,反而会导致鱼儿对鱼病的抵御能力下降。当盐浓度超过1%以上至5%(浸泡浓度)时,即使是短时间的浸泡,也可能会让鱼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对盐量的把握要慎重。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药浴浸泡:食盐防治鱼病以药浴浸泡为主,短时间浸泡浓度为1-5%,常用浸泡浓度多为3%以下,药浴时间为5~20分钟程度,时间过久则鱼类会死去。要施行药浴时,必须考虑鱼类的健康状况来调整药浴时间。

苗种运输:鱼苗和苗种经常在运输后死亡,这是由于操作过程中的惊恐、不适的生理应激压力而促成。同时,鱼体受到诸如粘度破坏、体伤、挣扎等伤害,并且此时的鱼体内会失去过多的盐分,使得鱼难以平衡渗透压。此外,由于伤口开裂造成的机体(疼痛)压力,在运输时鱼类又总是保持高密度,血液中皮质醇水平也会增加。为克服这一系列的强烈生理反应,在运输前和运输之中,可以使用0.3%—0.8%的低浓度盐水中暂养和运输,增加水体盐的浓度,将限制鱼的渗透压不平衡的能量消耗,以帮助鱼类平衡渗透压,并借机杀灭病原体。

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以下是资料搜集到的使用方法:仅供参考。

1.浸泡法。

浸泡法是在下塘前,在一定的容器(捆箱、桶体等)内,配以较高的药物浓度,用较短的时间,强制鱼类受药,从而杀灭鱼体表或鳃部的病原体。浓度和浸洗时间可视鱼的体质、水温等状况适当增减。

用2%的盐与3%的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分钟,可治疗松鳞病、水霉病。

用2%~3%盐水溶液浸洗鱼体5~20分钟,可防治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红线虫病、口丝虫病、嗜子宫线虫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

用3%~4%盐水浸洗病鱼5~20分钟,可治疗鱼的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

用7%盐水浸洗(水温15℃时)5~10分钟,可治疗亲鱼水霉病

用5%盐溶液浸洗鱼体,可防治指环虫病。浸洗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的苗种和产后的亲鱼,可预防伤口出血溃烂和感染霉菌。

用1%~3%的盐水溶液,浸洗产卵鱼巢10分钟,对水霉病有防治效果

用3.5%盐水和1.5%硫酸镁浸洗,水温20℃浸洗15分钟,可防治小瓜虫。

用5克/立方米硫酸铜和同浓度的硫酸镁,另加1%的盐混合液浸洗病鱼5~30分钟可杀死小瓜虫(白点病)。

2.全池泼洒法。

每亩用食盐10~20斤兑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1~2天,利用渗透压来限制、毁散水中游离气泡,可以预防气泡病。

每亩用食盐20斤加上黄泥20斤后化水全池遍洒,可以减轻鱼类浮头。

用食盐20~30斤溶水泼洒,可防治白头白嘴病和车轮虫病。

用食盐和小苏打各50克/立方米水体,可防治松鳞病、水霉病。又据:每亩水面1米水深使用食盐5斤加小苏打5斤混合泼洒,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据说此合剂对防治水霉菌效果很好。

3.内服法。

用于添加在饲料中作为诱食剂,刺激鱼儿食欲增强。但大多数还是用于药饵投喂。

治疗肠炎或烂鳃病的药饵中,拌入适量食盐,通常为10-15克/斤饲料,可提高药饵的治疗效果。

每200斤鱼用食盐、大蒜各1斤做成药饵,连喂7天为一疗程,可防治烂鳃病、肠炎等。

每200斤草鱼用大蒜头4斤,先剥去皮、捣烂,再加入20斤米糠、2斤面粉、2斤食盐,搅拌均匀后,每天投喂1次,连用5天,可防治"老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

相关文章

  • 淡水鱼海水鱼养殖常见病鱼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淡水鱼海水鱼养殖常见病鱼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及流行情况此病由车轮虫寄生引起,在我省池养鱼类最常见。车轮虫主要危害幼小的鱼苗和鱼种,特别是5厘米以下的鱼种患病较多,危害较大。发病季节在5-7月。2、症状其症状表现为幼鱼的皮肤和鳃部有较多的粘液分泌,鱼体消瘦发黑,游泳迟缓,离群独游或成群沿塘狂游,不吃食,终至死亡。3、防治方法(1)预防措施:1鱼池在放养前要...

    49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鳃隐鞭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鳃隐鞭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病原这是由鞭毛虫纲的鳃隐鞭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鳃病。虫体柳叶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较狭;从前端长出两根不等长鞭毛,一根向前叫前鞭毛,另一根沿着体表向后组成波动膜,伸出体外为后鞭毛。虫体中部有一圆形胞核,胞核前有一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动核。病症病鱼鳃部无明显的病症,只是表现粘液较多。当鳃隐鞭虫大量侵袭鱼鳃时,能破坏鳃丝上皮...

    186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斑点叉尾鮰养殖之常见问题:常用药物简介
    斑点叉尾鮰养殖之常见问题:常用药物简介

    现将几种常用药物的特性和使用的有关问题简介如下。1、抗生素土霉素是国内外有关规定特许用于斑点叉尾鮰等鱼类疾病治疗的抗生素。土霉素能抑制多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必须在感染部位长期保持较高的浓度,使病菌数量降低到鱼体本身防御系统能够杀灭的程度,若施药量低于抑制水平,细菌就会再次繁殖。按《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用土霉素进行体内治...

    2741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越冬期鱼类上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越冬期鱼类上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每年到了冬季,水温低于5℃,鱼类基本停止了摄食,沉入水底,进入冬眠状态,度过漫长的冬季。正常情况下,水面平静,即使结冰,温水性鱼也会在底部4℃的水温下安然越冬,但几乎每年冬季,都有一些鱼塘会出现鱼类上浮、甚至死亡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以及几种情况。希望养殖户朋友能够对症实治,让鱼类安全越冬。一、水质过瘦而放养鱼类过多,...

    1256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指环虫不好杀,跟养殖户选药用法有关系
    指环虫不好杀,跟养殖户选药用法有关系

    指环虫是鲤科鱼类最常见的单殖吸虫,在草鱼上常见鳃片指环虫、鲩指环虫和页指环虫,而花白鲢上寄生的大多是小鞘指环虫、鳙指环虫,鲤、鲫、金鱼上寄生的大多是坏鳃指环虫,有众多的属种类,且表现出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指环虫是通过虫卵和幼虫进行传播。指环虫均为卵生,卵大而少。虫体产卵和卵的发育率和发育速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当水温低...

    957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闻味道可以鉴别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别被忽悠了
    闻味道可以鉴别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别被忽悠了

    市场上我们俗称的“单过钾”是指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是以“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KMPS或PMPS)”为主要原料的复配产品。2008年,上海安而信化学将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推向国内水产养殖领域,使之成为消毒领域里新一代绿色环保的明星产品。2013年,上海泰缘生物作为安而信化学唯一关联的企业,基于安而信化学多年的研究成果,...

    163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奥尼鱼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奥尼鱼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奥尼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进行杂交而获得的杂交良种,其雄性率高,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且抗病能力强。但由于它是热带鱼类,对水温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越冬前后期,如果水温、水质及投喂等相关条件差,极易诱发各种病害,甚至会造成大批量死亡的危险。现将其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一、水霉病1.病因发生在20℃以下的低...

    127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淡水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原和流行情况
    淡水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原和流行情况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是由病毒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鱼病。此病是口岸鱼类检疫对象。(一)病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为双股核糖核酸类型,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或近似圆形,20面体,直径50-72纳米,少数可大到75-110纳米,有单层衣壳,没有囊膜,有92个壳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胰酶及乙二胺四乙酸不敏感,...

    122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家畜服药禁忌哪些饲料
    家畜服药禁忌哪些饲料

    维生素药物使用维生素A时应忌喂棉籽饼,使用维生素B1时应忌喂高粱,使用维生素C时应忌喂甲壳类海产品。抗贫血药物在使用硫酸亚铁、构椽酸铁胺等药物防治家畜贫血病时,忌喂含磷高的麸皮,因为会降低家畜对铁的吸收利用。利尿药物在使用醋酸钾等药物时,应忌喂酒糟,因为酒糟中的酒精会与醋酸钾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驱虫药物在喂服盐酸左旋咪...

    19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产养殖用药误区
    水产养殖用药误区

    发病盲目用药养殖户不能够坚持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没有根据天气、鱼的生长状况和鱼病流行规律及时用药,有的长期不预防,有的则无目的地简单泼洒些杀虫、消毒药物。一旦鱼生病,特别是鱼死亡或吃食减弱时总想一下子解决问题,于是盲目用药,具体表现为用过一种药后只要一两天内没有明显效果,就立即换另一种药。频繁换药的结果是耽误病...

    193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养羊怎么预防感冒?羊感冒治疗方案介绍
    养羊怎么预防感冒?羊感冒治疗方案介绍

    如今羊肉在市场是越来越受欢迎了,价格在逐渐提高,很多人选择在老家养羊赚钱,但在养殖过程中常见它们有感冒的现象,这样需要花不少费用。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养羊要怎么预防感冒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养羊户可以仔细看看。一、养羊怎么预防感冒?1、圈舍内外的排水性能要好,要保持圈舍的干燥。羊喜欢干燥,细菌病毒却喜欢潮湿。2、在羊...

    1195 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疾病防治
  • 水产动物疾病常用消毒药和环境改良剂
    水产动物疾病常用消毒药和环境改良剂

    1.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具有高效、广谱、无刺激性、无副作用等优点,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及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详见抗病毒药之2。2.水产保护神为高效、广谱、安全、绿色水产动物专用消毒剂。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及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详见抗病毒药之3。3.二氧化氯为高效、广谱、无残留、无致突变的消毒剂。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病毒...

    129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论文解读:海洋和淡水三棘鱼肠道微生物群的免疫反应不同
    论文解读:海洋和淡水三棘鱼肠道微生物群的免疫反应不同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引用信息如下:动物宿主必须与有益微生物共存,同时能够对致病微生物产生快速、非特异性的先天免疫反应。这种平衡是如何实现的还不完全清楚,这种关系的中断可能导致疾病。对寄居微生物的过度炎症反应是某些胃肠道疾病的特征,如炎症性肠病(IBD)。IBD的免疫失调有复杂的遗传基础,单基因敲除模型不能完全重...

    227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猪食欲不振怎么办?怎样提高猪的食欲呢
    猪食欲不振怎么办?怎样提高猪的食欲呢

    猪的食欲关系着采食量,而这些又对猪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猪的食欲、食量好,那么增重就快,这样就能提早出栏,减少养殖成本,拥有好的效益。因此,对于食欲不振的猪,需要找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平时在养猪过程中,也要注意加强饲喂管理,提高猪的食欲和采食量。猪食欲不振怎么办?1、对于热应激引起的猪食欲不振,要想办法降温,比如加强...

    994 养殖常识 养殖疾病防治 动物疾病治疗
  •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区别及解救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区别及解救

    有些养殖户对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和泛塘死鱼现象辨别不清,常把氨氮中毒误以为投毒,泛塘死鱼怀疑为药害。其实,鱼类氨氮中毒是因水体中氨含量过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物质或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类中毒死亡,泛塘则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上述三种情形的区...

    29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